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领土包括欧洲的东半部和亚洲的西北部,其拥有1707.5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与14个国家接壤。天然地赋予了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缘优势。现阶段,俄罗斯将民族的复兴寄托于油气资源之上,油气资源是其经济利益的主要来源,其财政收入的半数以上来自油气出口,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政府将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政治武器增加自身在独联体尤其是在中亚、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影响力。此外,俄罗斯对于亚洲能源市场也有自身的战略考虑。
1.俄罗斯能源外交战略的演变
能源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工业则是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此外,地跨欧亚,连接东西,辐射性强,紧邻世界主要石油、天然气消费区,能源供应渠道稳定安全等有利条件,使得俄罗斯成为各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点目标。因此,对俄罗斯来说,不断推进能源外交,及时调整能源外交战略,是提高俄罗斯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重新塑造俄罗斯世界大国形象的必然选择。俄罗斯前任总统叶利钦和现任总统普京都十分重视本国的能源战略。
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进入叶利钦主政时期。由于苏联国家经济一体化的结构被打破,俄罗斯的经济出现危机,再加上叶利钦政府推行“休克疗法”的失败,俄罗斯的整体实力急速下滑,导致其地缘政治优势减弱,国际影响力下降,这使得俄罗斯领导人意识到要首先恢复能源工业生产,带动国家经济走出困境,维护其大国地位。1992年俄政府制定了《新经济条件下俄罗斯能源政策构想》,随后又在1995年制定了《2010年前俄罗斯能源政策基本方向》和《201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基本原则》,基本确立了叶利钦政府的能源政策。
2000年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国内经济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国际经济形势及世界能源市场行情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普京开始调整能源政策,于2003年通过《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2008年5月,梅德韦杰夫出任俄罗斯总统,普京任联邦政府总理。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际油价暴跌,油气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严重影响。面对严峻形势,俄罗斯再次调整内外能源政策,2009年俄罗斯联邦政府批准《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修改和完善《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
普京在第三次当选总统后,于2013年2月12日签署命令批准了《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提出了俄罗斯外交的基本原则、优先方向以及目标和任务,确定以“立足独联体、巩固欧洲、突破北美、开拓亚太”为主的能源外交战略布局。
2.俄罗斯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和目标取向
俄罗斯一直遵循积极的能源政策,提高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俄罗斯实施的能源外交政策具有多元化、扩张性、捆绑式、国有化、实用主义等特点。
首先,奉行多元化的出口政策。俄罗斯因其独特的地缘政治特点,能源外交政策具有全方位、多元化的特点。因地处欧亚大陆,俄罗斯一直推行“双头鹰”平衡外交政策,即“一头看着东方、一头望着西方”的策略,大力开辟世界市场,从全球、地区和国家三个层面实施不同政策,在与不同区域或国家的利益交换和平衡中实现了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最大化。俄罗斯为维护其在独联体地区的主导地位,积极与独联体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力争获得最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同时,一方面积极融入欧洲,巩固与欧盟国家的能源合作,另一方面努力开拓亚洲市场,加强与亚洲国家开展多边和双边能源合作。近年来,俄罗斯加强了与美国的能源对话,俄美能源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此外,俄罗斯能源外交政策的多元化特点,还体现在通过多种外交手段追求能源出口对象多样化、出口途径的多元化、收益多元化、出口产品的多样化等方面。
其次,能源外交政策的扩张性。俄罗斯的传统大国意识和地缘上的不安全感使得其能源外交政策具有强烈的扩张性。俄罗斯在刚刚开始摆脱苏联解体的阴影之后,民族心理的重新聚合以及对于大国尊严地位的渴望和追求,都要求在俄罗斯新时期的内政与外交中得到体现。这种扩张性在俄罗斯对独联体国家的能源外交中有充分的表现:不断扩大对独联体地区的影响,控制独联体地区的油气输送管道,实行隐形扩张,建立政治缓冲带。此外,俄罗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积极开展与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提高在东北亚地区的话语权,以防经济发达的日本对俄罗斯的战略入侵。
再次,能源外交政策的捆绑式特点。俄罗斯能源外交政策具有“捆绑式”的特点。能源向来被俄罗斯视为发展国家经济、谋求政治利益和增强国际地位的重要工具。在对外能源合作中,俄罗斯为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多采用一种“捆绑”形式的合作。俄罗斯的能源外交不单单是能源贸易,还具有很强的能源政治倾向,是一种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相结合的能源外交。
第四,国有化是实施能源外交政策的关键。俄罗斯能源外交政策实施的主体是大型国有能源企业。普京上台后,开始逐步将能源领域的大型企业重新国有化,大幅度提升国家投资在经济中的比例。俄政府将这些国有企业作为与其国家和地区开展能源合作的载体,鼓励和帮助本国大能源公司通过收购、合资、“债转股”等多种方式打入国际能源市场,创造对油气产品的出口机会;帮助其通过合资开采他国油气、诱压独联体国家以战略企业股票对冲所欠俄罗斯能源债务等不同方式挤进别国能源市场。
最后,能源外交政策的实用主义。俄罗斯能源外交政策还具有主动、灵活和实用主义特点。俄罗斯的能源外交几乎吸收了所有大国能源外交的长处,在政策与战略的迅速变换中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其实用主义的能源外交特点,既是由俄罗斯的国家外交战略所决定的,也是该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现实战略选择。(www.daowen.com)
近一段时期以来,欧美经济制裁、国际油价暴跌、卢布大贬值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俄罗斯深陷困境。在能源战略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俄罗斯逐步加快对能源战略的调整,表现为加强改革与创新、提高竞争力与国际地位、“能源东移”等特征。俄联邦能源部发布的《2035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草案》(以下简称《2035能源战略》),提出了包括降低对能源经济的依赖程度、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能源科技创新、拓展亚太市场等一系列措施。
3.俄罗斯的亚洲能源战略
俄罗斯的亚洲能源战略特点是天然气与石油并重。从全球能源需求格局以及俄罗斯所处的地缘政治特点来看,亚洲会逐渐发展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主要的直接动力源,同时也会成为俄罗斯能源开采及出口的重要伙伴。东北亚地区是俄罗斯广阔资源的出口带,是其实现以石油出口带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依托。《2035能源战略》认为,欧洲能源消费增长空间不大,未来能源消费增长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因此,一要扩大对亚太市场的出口规模:2035年,石油与石油产品出口比重从12%增长到23%(原油增长到32%);天然气出口比重从6%增长到31%,液化天然气出口量,2020年达到3000万吨,2035年达到1亿吨;油气化工产品出口量也会不断增加。二要以出口高品质石油产品为主:重油出口量从2010年的5700万吨降到2035年的2000万吨,发动机燃油出口量从2010年的4400万吨增长到2035年的5800万吨。三是既要在维护俄罗斯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同欧洲传统消费国的危机(如需求下降、竞争激烈、定价机制转变等),更要在东部以能源对话方式加强同亚洲消费者的合作,特别是与中国签署天然气供应合同。对于俄罗斯的能源战略而言,将“能源优势”看作俄罗斯与美国、欧洲以及东北亚地区间不断周旋的筹码。当前,俄罗斯开始意识到:当前世界中,能源在本国是有着重要作用及影响力的,无论是在国际战略地位还是经济发展上皆是如此。
4.中国和俄罗斯油气合作的优势分析
目前,俄罗斯正积极推进能源外交战略,致力于油气出口市场多元化,而中国为了确保国内能源供应安全,也力求从俄罗斯进口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在俄罗斯能源外交的背景下,中俄两国油气合作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又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首先,地缘关系是中俄两国开展油气合作的先天优势。中俄拥有全长4300千米的边境线,陆地交通十分便利。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毗邻中国目前最大的能源生产与加工基地——大庆油田。俄罗斯与中国接壤使两国的油气运输可以采取安全系数高、运输成本低、输送效率高的管道运输方式。
第二,中俄两国的油气合作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对俄罗斯而言,中国是一个稳定的油气需求大户,向中国出口油气换来的外汇收入可以缓解俄罗斯国内的资金压力,并带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中国而言,加强与俄罗斯的油气合作有利于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实施,缓解因中东紧张局势和国内老油区稳产所带来的压力。
第三,从能源供求关系上看,两国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相互依赖性。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天然气消费量跃居世界第三,但我国人均石油消费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仅为发达国家的1/4。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治理环境污染的需要,中国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必将持续增长,需要长期、稳定的油气供应来源以及安全的能源通道。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受欧洲对俄能源需求萎缩、页岩气开发等因素影响,也需要寻找长期、稳定的出口消费市场和充足的资金,推动国内油气资源开采和管道建设,以此带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第四,从安全战略上看,两国的战略利益广泛一致,为开展油气合作提供了政治支持和多边机制保证。美苏冷战结束后,美国为了维护其大国地位,加大了对中东、中亚地区的控制,再加上北约东扩和美国的重返亚太,中俄需要联手共同抵制美国的战略入侵,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同时,中俄边界问题的彻底解决使两国在国家关系层面已没有政治障碍,中俄新型国家关系基本确立,并作为成员国在共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五,乌克兰危机的影响。乌克兰危机使欧洲对俄罗斯能源需求发生转变[3],大批俄罗斯金融能源公司无法在西方市场获得融资和金融服务,很多至关重要的开发项目陷入困境,加上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逐步升级,美国通过外交、军事、经济等多种途径操控油气价格,削弱俄对国际油气市场的影响力,这对以能源行业为支柱的俄罗斯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据俄新社报道,俄联邦海关署数据显示,2014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收入总额为547亿美元,同比下降18.6%;天然气出口量为172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2.1%。2014年俄石油出口收入总额为1539亿美元,同比下降11.4%;石油出口量为2.23亿吨,同比下降5.6%。[4]这些困境客观上将会使俄罗斯一方面要巩固原有油气市场的地位,另一方面转向东方实行能源出口多元化,加强对中国的战略依托。这对中俄油气合作来说是好的机遇,届时,俄罗斯与中国油气上游开发、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合作将会得到全方位深化。
第六,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新的石油增供协议。2013年3月,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扩大原油贸易合作的协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了《扩大原油贸易的框架协议》及有关预付款的条款。2013年6月,在第十七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宣称,未来25年俄罗斯每年将向中国供应原油4600万吨,总价值高达2700亿美元。在论坛开幕前,中国石油与俄罗斯石油签署了长期增供原油合同。根据增供协议,俄罗斯将在现有中俄原油管道(东线)1500万吨/年输送量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出口供应量,到2018年达到3000万吨/年,增供合同期25年,可延长5年;从2014年1月1日开始通过中哈原油管道(西线)向中方增供原油700万吨/年,合同期25年,可延长5年。
最后,中俄之间的天然气合作迎来新机遇。中俄的天然气运输谈判进行了10多年,在2014年5月取得突破。根据2014年5月中俄签署的4000亿美元的《中俄东线管道供气购销合同》,30年内每年从中俄“东线”管道对华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2014年11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了《关于沿西线管道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框架协议》,协议规定了未来俄罗斯通过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向中国供气的基本技术经济条款,确定了供气规模300亿立方米/年、供气量渐增期为4至6年、供气期限30年的合作框架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