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中国、中亚及其余第三世界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中国和中亚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一贯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许多国际问题的看法一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与中亚多个国家建立了良好外交关系,例如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哈萨克斯坦等等,且各国间关系也愈发稳固。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访问中亚国家,这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和中亚国家友好互利关系的发展。
1.中国与中亚各国有着密切的地缘政治关系
中国与中亚地区相邻,尤其是与塔、吉、哈三个国家毗邻而居,国家间的共同边界线长达3000多公里,中国还与之存在较多跨境民族及居民。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同中亚国家间具有互补性;从安全角度来看,中国同中亚国家有着共同利益,这些因素为我国同中亚国家发展互利友好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中国与中亚国家有着极高的政治互信。20世纪90年代初,自苏联解体之后,中亚五国独立,我国是与这些地区建立外交关系的首批国家。经由20余年的发展与实践,中国和中亚国家间关系愈发密切,我国支持与拥护中亚国家的领土完整及主权独立,尊重中亚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当前,中国和中亚地区间的边界线已经十分明确,双方不存在尖锐的政治矛盾及领土争端。2013年,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亚四国进行了访问,并在比什凯克峰会上和中亚国家领导人建立了良好友谊关系。这为我国同中亚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奠定了政治互信基础。现阶段,中国和中亚国家更是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上海合作组织推动下,各成员国之间睦邻互信与友好关系更加深化,地区稳定与安全也都得到了巩固。
第二,我国和中亚国家间经济合作迅猛推进。在中亚国家独立之初,中亚五国和中国间的贸易额仅在4亿美元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12年初之时,双方贸易额整整翻了100倍,达到460亿美元。同年,我国和哈萨克斯坦间的贸易额也增长到了250亿美元,并成为哈萨克斯坦排名首位的贸易合作伙伴。
第三,中亚国家和中国基本实现互联互通。从当前来说,双方间已经建成多条油气管道、公路及铁路。截至2013年,中国—哈萨克斯坦的霍尔果斯口岸铁路贯通,而在此之前,两国间也早已有了铁路的连接与运输。2006年初,中国—哈萨克斯坦的原油管道建成,同年,该管道实现了我国6000万吨原油的供应,成为国内首个陆上石油进口管道。2009年,中土天然气管道开通,截至目前向我国供应700亿立方米天然气,对我国保障天然气供应意义重大,这也是中国和中亚国家合作的经典案例,人们称其为“中国奇迹”。
第四,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文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和中亚地区毗邻,山水相连,文化具有共通性。我国新疆更是和中亚国家接壤,存在诸多跨境民族及历史亲缘关系,无论是生活习惯、语言,还是文化,都有着共同点,且民间交互频繁。改革开放后,中亚国家来中国留学的学生数量迅猛增长,总数已经达到约1.5万人,其中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占据大半。与此同时,我国在中亚国家也纷纷开设了孔子学院,中亚国家年轻人普遍存在着较高的汉语学习热情,两国间人文交流不断扩大。
2.中国与俄罗斯地缘经济关系密切(www.daowen.com)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我国和俄罗斯属于友好邻邦,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两国人民一直秉承着相互理解与尊重的原则,现今结下了深厚友谊。现阶段,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友好关系前所未有。两国当前贸易额约为900亿美元,在农业、科技以及能源领域上有着极大合作潜力与空间。
我国和俄罗斯的边界线长达4370公里,东段边界较长,西段约54公里。在边境之上,对应口岸有20余处,无论是水运、空运还是陆运皆具便捷性。俄罗斯一次能源大多存在于乌拉尔山以东区域,在远东地区及东西伯利亚也都有所覆盖。以上地区距离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较近,尤其临近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中心和大庆油田,且和中国西北部开发区的距离也仅在2000至3000公里。俄罗斯到日本、韩国、东欧等国家的距离至少翻了两倍,长运输距离势必提升能源销售价格。由此可见,中国与俄罗斯的油气合作是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运输成本及风险的。俄罗斯是全球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还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核武器战略打击国家,我国则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石油消费量仅次于美国。中俄之间凭借地缘优势以及双方供需要求,结合油气管网铺设成本优势,双方加强油气合作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一,随着国际能源格局的改变,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迎来了机遇。从现阶段来说,在全球范围中,无论是地区经济一体化,还是经济全球化,均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趋势。经济方面,国家间的依赖性及合作性不断深入。在美国和伊朗战争爆发之后,石油产品的全球化势头愈发强劲,与此同时,国际能源格局变革速度加快。受此背景影响,全球石油生产大国纷纷开始制定能源出口相关政策,希望能够寻找到更为广阔的境外市场。中俄两国政策上的契合点为能源合作提供重要机遇。
其次,中国与俄罗间毗邻,共同的边界线将两个国家紧密连接,这一地理优势也为双方的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条件。当前,中国在海外能源开发方向的选择中,俄罗斯拥有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除了具备巨大油气开发潜力之外,能源输送管线可以不需要经由第三国而直达中国。进入新世纪,俄罗斯对自身石油资源储藏位置进行了勘探,贮藏地皆与我国东北地区相近。因此,就区位优势而言,俄罗斯油区与我国市场具有天然连接的优势。从区域经济学理论思考,中国选择俄罗斯作为资深能源供给地区,除了能够缩减运送时间外,也能够优化运输成本、物流速度以及降低风险。这种地缘优势同时也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再者,俄罗斯与中国存在共同利益是双方能源合作的支撑。两国在发展战略方面存在一定契合点,市场和资源的互补性则为双方提供了支撑合作的条件。俄罗斯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储备,拥有世界45%的天然气和13%的石油储量,而中国则有广阔的市场。能源合作在两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与俄罗斯油气合作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两国经济发展能够因此获利。就安全战略而言,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利益是较为相似的,在国际和地区稳定问题上态度一致。自冷战结束后,美国出于对自身地缘政治的考量,企图掌控西亚经中亚到东亚的弧形地带,并不断向东扩张。基于共同的国际环境考量,中国和俄罗斯理所应当地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都需要稳固周边环境,以便集中精力来解决安全威胁和经济发展问题。两国都需要建立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共同繁荣。所以,两国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联合抵制美国、维护亚洲能源及地区安全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由此可见,俄罗斯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具备一定必然性。
最后,俄罗斯和中国的能源合作拥有良好的政治关系和政策稳定优势。2001年两国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彼此将对方看作友好合作伙伴,共同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签订后,两国关系得到了深化发展。2005年7月1日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指出,双方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国际法皆持赞同态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访问俄罗斯,促进了两国经贸往来。从中可看出,中国与俄罗斯关系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国与俄罗斯都有着较强的政局控制能力,内外政策基本稳定。俄罗斯总理普京提出的强国战略和中国“立足国内,开拓海外”的发展战略都是基于各自利益之上实行的,在稳定性上有所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