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与倡议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与倡议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是国家全面深入对外开放的一种策略,是基于国际国内需求基础之上,对国内国际大局审时度势的重要体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时期中国坚持开放发展,并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的核心部分。最后,“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目的是使中国进一步释放自身发展的地缘经济潜力,能够带动相关国家和地区共同进步与发展。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与倡议

丝绸之路始于我国汉朝时期,由西汉时期的张骞首次开拓,张骞之举被冠之“凿空之旅”。自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交换不断繁荣,文化宗教人文交流也日益活跃,这条丝路不仅成为亚洲和欧洲国家互相联系的商品贸易大通道,同时也促进了亚欧各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更是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桥梁。丝绸之路在唐代达到鼎盛,此后千年渐趋沉寂。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把这条横穿东西的大通道赞誉为“丝绸之路”,胡特森根据自己多年对该条通道的研究,出版了专著《丝路》。自此开始,“丝绸之路”的称谓开始享誉世界。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是国家全面深入对外开放的一种策略,是基于国际国内需求基础之上,对国内国际大局审时度势的重要体现。

从国内角度来看,第一,它体现了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亚洲和欧洲之间近2000多年的友好往来告诉世人,只要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即便各国在文化环境、信仰以及种族上存在差异,也不会对“共享和平环境、共同合作发展”的实现产生影响。“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立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理念,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经济和人文合作为主线,不搞封闭性的集团,不妨碍既有的多边机制。其次,拓展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空间。西部大开发已实行了16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未来的西部大开发,需要建立在对内对外开放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向西开放,中国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得以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时期中国坚持开放发展,并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的核心部分。除此之外,“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会进一步释放开放红利,更多地体现在对外投资领域。“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会为中国企业创造更好的“走出去”平台,同时也会对国内改革产生影响,并推动各行各业更好的发展,例如旅游文化产业教育产业、医疗产业与金融产业等等。(www.daowen.com)

从国际视角分析,首先,“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为了应对美国“重返亚太”带来的外部压力。中国通过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拓展中国和欧洲国家合作的空间,深化与中亚、东南亚、南亚等与我们西部相邻国家的合作,深化中阿之间的经贸合作,以更好地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进而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其次,发挥我国在国际区域合作中的功能及作用,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础之上,实现自身产业发展积极性的带动作用,可以在扩大双边投资和贸易上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能够为沿线国家发展经济注入活力,从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分工、合作与融合,增强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话语权。再次,提升中国开放经济的质量。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国通过与沿途国家及地区在政策、法律条例以及文化传统上实现对接协作,扩大本国企业投资规模,也能够逐渐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及过剩产业产生转移性影响。第四,密切中国同周边国家和欧亚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巩固来自中亚和里海地区的能源供给,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有利于中亚五国摆脱“内陆国”“双重内陆国”的困扰,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地缘政治空间;中亚国家间合作关系的友好发展能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中国与中东国家、南亚国家、中东欧国家、欧盟的合作也将进一步深化。最后,“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目的是使中国进一步释放自身发展的地缘经济潜力,能够带动相关国家和地区共同进步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体现了我国自身发展及周边国家发展的结合,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发展愿景、欧洲相关国家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为了同沿线国家建立政治互信,中国表明绝对不会对其余国家内政进行干预及插手,在主权方面也不会有任何图谋,经营范畴上同样如此,要同丝路沿线国家相互坚定支持,做真诚互信的好朋友;要将各类关系转化为合作优势及发展优势,例如地缘毗邻以及政治关系优势等等。[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