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在濮阳市政府的多方协调之下,濮阳市供销合作社成了贷款互助合作社的主管部门。市供销社经过几个月的考察,最终经过慎重研究,于2006年2月17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小额信贷试验项目的负责人许文盛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合作协议,支持互助社注册,在濮阳县先行试验,并允诺试验成功之后在濮阳全市推广。
2007年的2月,一年的试验期即将结束,这意味着贷款互助合作社将迎来主管部门严格的验收。如果验收合格通过,贷款互助合作社就可以继续向前推进并将业务面扩大;如果验收不能通过,那就意味着贷款互助合作社的业务面临着终止的可能和风险。
2007年3月上旬,濮阳市供销合作社会同贷款互助合作社的注册部门濮阳市民政局,对互助合作社一年来的试验进行了逐项验收。
在主管部门验收的日子里,许文盛和他领导的贷款互助合作社,除了正常的接待之外,各项业务按部就班进行,并没有因为主管部门的验收而刻意准备。虽然许文盛对验收的结果也有担心,毕竟这次验收关乎贷款互助合作社的命运和前途。但他内心也很踏实,因为通过一年来的实践,他认为贷款互助合作社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是令人可喜的,对农村金融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得到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与肯定,他有信心能够通过这次验收。
3月上旬,验收结果出来了,正如许文盛内心期盼的一样,验收结果令两个部门非常满意。
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顺利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验收!
濮阳市供销合作社随之与濮阳市贷款互助合作社续签了协议书。为推动贷款互助合作社更好更快发展,促进其模式走向全国,造福更多民众,濮阳市供销合作社对外发布了《濮阳市供销合作社关于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调研报告》。通过这份调研报告,可以窥见贷款互助合作社在一年来的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在此转述其部分内容。
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社科院最初核准名称:濮阳市贷款互助合作社),简称互助社,英文名称Rural Loan Cooprative of Puyang city,缩写RLC。是濮阳市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核准成立的社团法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小额信贷试验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合作推动单位。其试验得到了杜晓山、温铁军、韩俊、何广文等国内知名经济学家的认可和大力支持,与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自2004年12月许文盛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始与市政府会商算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小额信贷试验基地进入濮阳经历了18个月的漫长筹备过程。在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支持下,2006年5月1日互助社启动了许屯、前南孟中心试验,2006年7月6日完成注册。此后,相继完成了“总社+分社+互助中心”的组织架构,创建了文留分社。
目前,互助社项目区涉及8个乡镇,社员438户,组建了28个新型农民互助中心,成了国内最大的农民合作社联片开发区。
一年试验,互助社成功组织了社员培训、贷款、团购和生产等系列互助工作,取得了“贷款不用催收、团购凝聚民心、全面整合农村生产关系、多平台助农增收”等比较理想的试验效果。
事实说明,农民思念为他们办实事的组织,而不是盘剥他们的集团;农民向往为他们真心服务的组织,而不是逐级加价却打着方便农民招牌盘剥农民的黑心商人;包产到户20多年后的农民,不是不想合作互助,而是没有人引导他们;分散的农民,不是不想组织起来,而是没有人组织他们;涣散了20多年的农民一旦组织起来,因积极性被调动而激发的生产力、解放的活力非常惊人。
针对贷款互助合作社所构建的“团购团销、小额信贷、生产合作、文化建设”四大平台,这份调查报告论述了贷款互助合作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培育互助信念,团购平台凝聚松散民心。互助社传播合作互助思想,引导农民创办新型合作社,以组织实力提升农民讨价还价能力,强化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引导大型经销商或厂家向农民直销,压缩中间销售环节,推动农民增收。试验以来,先后组织入社农民完成了涉及玉米种子、小麦种子、化肥等产品的五期团购。
五期团购,创新了农民消费观念,增强了互助社的凝聚力,给社员带来直接收益51450元,总体收益65600元,让入社社员实实在在体会到了组织起来的优势。团购过程中,互助社组织社员和经销商一起砍价,购买的商品不仅质量有保障,而且经销商以批发价格直接送货上门,社员在家等待接货就行了。对社员而言,不仅省钱,还免去了人工等支出,省钱省时又省力。对经销商而言,省了以往多层经销的麻烦,节约大量销售成本,从而让利给群众。
毫无疑问,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断组织起来,互助社将最终建成国内第一个统一组织性大市场,以农民和厂家之间直接购销的机制,彻底颠覆农民购销依托经销商完成的传统市场模式,从而带给农民更多实惠,吸引更多社员主动入社,推动组织更快发展,并成为供销合作社重新回归农村的新途径。
弘扬诚信意识,贷款互助平台培育农民银行家。在互助社策划中,小额贷款是回归群众路线、重新连接农民的媒介或载体。因此,其贷款也完全不同于所有银行贷款,充分体现了“农民银行”的优越性。
至今,互助社已在许屯村等多个村成功创建了“互助中心”,在合作互助、共担风险的基础上,吸收社员自主入股67500元,累计发放贷款51万元,累收贷款14万元。
互助社到期贷款无一例拖欠,而且多数是提前主动归还。所有到期贷款全部无催收收回,创造了传统银行不敢想象的“金融神话”。
例一,曹某难结贷款小组。曹某,原本许屯村中能人,家中还供养着村中唯一的研究生,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村民中口碑不好。其妻子连续找了8户社员,没有一户同意和她一个小组贷款。曹某妻子潸然泪下,央求工作人员帮忙。根据原则,工作人员不便干预。曹某妻子只好找到中心社长杨国臣,希望和杨国臣一个小组。杨国臣和曹妻深入交换意见,强调互助社不同于银行,是农民自己的组织,需要大家共同爱护,再三申明互助社小组担保贷款制度。曹妻反复保证秋后还款,杨与另外一户社员方才同意和曹妻一起结合小组贷款。
例二,曹某入股被拒。曹某要求在许屯中心入股,但由于个人信用原因,被中心管理人员拒绝。农民认为,拒绝他是为了防范贷款以后回收难,拒绝的理由是互助社“三户互助、股一贷五模式”不适合他的需要。
例三,利益联结下高度负责的新农民。长期以来,银行难以与客户互动。银行贷款如何运作,农民一向不闻不问,是造成银行贷款回收难的重要原因。现在,由于互助社有效确立了农民的组织主体地位,农民参与贷款管理的积极性异常高涨,很多原本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因为农民的积极参与迎刃而解。
例如,2006年8月5日,大雨滂沱。杨国臣成为互助社发放的第一笔贷款使用人(5000元)。当晚,就有村民找杨要账。因为互助贷款严禁挪用,万般无奈的杨国臣就给担保人许培江打电话。许培江当即邀约另一担保人程广忍,冒雨赶到杨家,向要账人反复阐述贷款专款专用,支持杨国臣完成养猪(鱼)生产的必要性,劝说要账人同意“等鱼出塘后优先归还”,终于劝走了要账人。
又如,社员鲁桂云的贷款即将到期,困于资金短缺不能还款。经中心人员做工作,担保人杨国臣主动代替还款,鲁桂云同意由杨转包耕种其承包土地,抵偿杨代垫资金。传统银行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此顺利化解。
培育新农民,文化合作平台科技助农增收。针对农业生产中,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农业生产科技普及难,影响农业增产等具体问题,互助社设计了文化建设与科技培训平台。期望在组织农民基础上,建立学习制度,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推动农民增收。该提案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乡建中心的大力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一次捐赠科技图书7600余本,涉及种植、养殖、加工、造林、沼气等多方面。
目前,许屯等互助中心已建立了学习制度,中心社长组织识字的社员引导不识字的社员学习技术,农民学习积极性很高。互助社还计划协调市科协、农技等部门下乡培训农民,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推动农业增产上台阶,推动农民增收。互助合作社还引导许屯互助中心建立了妇女盘鼓队,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播撒互助星火,妇女互助助农增收,缓解城乡劳动力冲突。互助合作社针对中西部地区多数中青年劳动力农闲季节外出打工,妇女受体力限制,农忙季节难以维持生产,中青年劳动力不得不返回家乡参加生产,影响收入的实际问题,设计了妇女生产互助组平台,试图把分散的农村家庭组织起来,通过妇女生产互助组解决农忙季节城乡劳动力冲突问题,让男劳力常年安心在外地打工,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互助组模式在许屯村已经得到初步落实,以兄弟或朋友家庭为基本框架的高增文和靳彦民互助组、郭德忠四兄弟互助组,都不同程度推动了家庭增收。
针对互助社的试验效果及影响,报告指出,事实证明,农民以合作组织团结起来,无疑是改变单户农民绝对市场弱势、增强农民讨价还价和自我管理能力、助农民增收最有效的办法。
互助合作社全面整合农村生产关系,四大平台助农增收,推动政府、精英、农民三方合力进行新农村建设,符合中央政策,切合农村实际,顺应了农民意愿,受到各级政府和农民的欢迎。(www.daowen.com)
互助合作社模式已经成为政府部门调研决策的参考案例,得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关注,有关领导多次深入调查研究。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委托濮阳市银监分局,对互助合作社进行了多次调研。濮阳市银监分局调研范围很广,涉及有关局长、办公室、信息科、监管二科、监管三科等部门。河南省金融学会张树忠秘书长在市县人行陪同下,也对互助社进行实地调研,并应许屯中心社员要求,题字“为民造福,早日致富”。
2007年3月11日至14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百万人口大县新农村建设课题组、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先后在市县领导陪同下,对互助合作社进行了深入调研。总结会上,市委领导讲话:“支持互助社试验,就是支持新农村建设。”
在历次调研中,互助合作社不做任何准备,领导随意入户调查询问,其方法令有关人员耳目一新。情况表明,作为新型农民合作社和新型合作金融组织探索的先行者,互助合作社试验已经成为中央决策的参考依据。2006年10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了农民合作社的法律地位;2006年1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划定四川、吉林、甘肃、内蒙古、湖北、青海六省(区)为试验区,揭开了新型合作金融组织探索的大幕。
互助合作社的模式还客观上成了当地农村信用社转换经营机制的外部动力。2006年年底,濮阳县信用联社主任会议上,针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小额信贷试验基地进入濮阳,有关领导讲话指出:“互助社贷款不用出村,还款不用出村,贷款像买东西一样方便。你们如果再像以往那样,等着客户上门找贷款,三五年后,就吃不上饭了。”此后,各乡镇信用社员工开始进村办理信用证,开始农户信用等级评定。
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一年来的试验,得到国内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蜚声国内。
这份报告认为,一年来,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试验表明,他们作为“国内首家农村互助小额信贷组织”,已经初步成功整合了国内外小额信贷的五大最先进模式:以内部风险控制为核心的现代金融改革模式,以培育农户自立发展能力为核心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小额信贷模式,国际合作社办社原则,新乡村建设运动培训组织农民的基本思想,中国南方民营经济合作互助发展的经验。在试验实践之中,贷款互助合作社以“流动银行+四大平台”为基础,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在广大农村探索出了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发动农民、组织农民的方法,在一年的时间内,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
针对贷款互助合作社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中所付出的巨大的人力物力的代价,濮阳市供销合作社在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性的发展意见。
新农村建设必须关注20年包产到户之后,农民一盘散沙的客观实际情况。农民觉悟与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只有亿万农民觉醒,并组织起来了,政府、精英、农民联动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农村建设才可能因实际行动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农”难题才有望最终破解。当前农村,宣传发动组织培训农民要求十分迫切。各级干部,如果不能俯下身子,服务培训农民,宣传发动组织农民,中央政策将可能流于口号。那样的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既定目标,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回归群众路线,动员群众兴办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民互助中心,参与新农村建设,成本很高,本属社会公益范畴。国内学界比较成型的结论,发动组织群众成本,应由政府财政支付。但是,在政府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之前,互助社必须坚持下去。互助社有限的贷款利息很难覆盖所有成本,截至2月底,互助合作社财务亏损7000多元。累计亏损8万多元。其中,发动组织群众成本占了总体支出的大部分。
随着业务不断拓展,最初把互助合作社试验区限制在濮阳县,已经制约了互助合作社扩大试验。去年,濮阳市内其他地区,如范县濮城、辛庄,清丰固城、六塔,南乐城关等地已经多次提出建立互助中心要求。目前,在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支持下,互助合作社与民政部门的协调正在进行中。
作为“濮阳模式”的策划人,许文盛迫切希望政府或国际组织切实加大对互助合作社的支持力度,造福更多弱势群众。
宽松的地方环境,政府最大限度支持和推动,无疑是保障试验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互助合作社迫切希望,各级政府能从农村发展改革的大局出发,以政府的力量,推动互助社快速发展,造福更多民众。
在这份调查报告的最后,以附件的形式,写明了濮阳市贷款互助合作社在濮阳已经建成的28个农民互助中心的分布情况:
鲁河乡:12个
胡状乡:4个
梨园乡:1个
白罡乡:4个
文留镇:1个
王称固乡:4个
梁庄乡:1个
城关镇:1个
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一年来的试验和成果,不仅得到了主管部门的肯定,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注与肯定。在濮阳市供销合作社的调研报告发出之后,中共濮阳县委主办的《调查研究》杂志第1期,于2007年4月10日刊发了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关于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调查》的专题调研文章,围绕贷款互助合作社的创立、发展和成功实践及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提出了三项建议。
建议认为,濮阳县应该把贷款互助合作社的情况上报省委、省政府,由省委、省政府函告银监会,争取银监会扩大河南为农村金融试验区,借机创建“河南农民互助银行”,造福更多农村家庭。
建议认为,濮阳县要以互助合作社为平台,通过制定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税收和金融政策,推动培养新型农民合作社更好更快发展,促进濮阳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议认为,濮阳县作为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县之一,要大胆推进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试点工作,造福更多的农村家庭,同时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关注和支持,逐步把这项工作打造成濮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创新的亮点工程。
中共濮阳县委的调查报告发出不久,中共河南省委政研室《内部参阅》(专报)2007年第6期,刊发了省委政策研究室财贸处刘俊勋在深入调研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发展情况后所写的调查报告《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等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值得关注》。在这个调查报告中,刘俊勋介绍了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和对金融探索的关注。报告指出,河南省作为发展中的大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河南省应按照中央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精神,推进农村小额信贷加快发展。第一,关注和研究农村小额信贷,努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题;第二,采取得力有效措施,积极争取国家试点;第三,积极引导非政府小额信贷组织试验,推动其规范运作,健康发展。
历经18个月漫长的筹备过程,又经过注册后一年来的试验,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在濮阳农村探索出了一条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开展互助合作的道路。贷款互助合作社,不仅顺利通过了主管部门的考核,重新与主管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还相继得到了中共濮阳县委、中共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等政府部门的肯定与支持,这让许文盛对贷款互助合作社下一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从今以后,他要以百倍的努力,带领跟他一起同甘苦共患难的全体员工,还有已经发展起来的28个农民互助中心,在濮阳广阔的农村和广大的农民中间,深耕细作,为千家万户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帮助更多的贫困农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实现贷款互助合作社成立的初衷和目标,也让自己追求了多年的金融探索之梦与实践相结合,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