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各种活动和成就,东盟与中日韩大米储备的区域粮食安全合作机制具有一定的模式价值,同时该机制所运用的模式具有更深远的借鉴推广意义。
东盟与中日韩大米储备机制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其清晰的资源调配机制和模式。该模式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建立国际协作机构,为保障粮食资源的统一调配打好组织基础;二是进行资源集中储备,为应对粮食安全相关事件做好经济基础;三是在损害粮食安全的事件发生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险程度迅速地采取专项措施,使问题得以解决,达到区域粮食安全合作机制的最终目的。
1.建立国际协作机构——组织基础
合作机制拥有理事会与秘书处两个国际协作机构,均由各国派出代表和资金共同组成。国际协作机构的设立可以使得所有成员国在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时有一个便捷的共通平台,并由秘书处设立相关政策、法规,进行物资与专项资金的管理;由理事会与各成员国协商、研讨后下达解决措施,使其成为国际问题交流——专项立法——指令传达三位一体的机制,职能明确,行事高效。
2.进行资源集中储备——经济基础
在组织基础建设完毕后,各成员国在秘书处立法的框架下进行物资储备。在区域粮食安全合作机制中,储备物资不仅包括大米实物,也囊括了现金、远期合约等非实物大米储备。远期合约这一金融工具的引入使得资源的不同时间调配更为灵活,增进粮食需求国和粮食盈余国之间的信用,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储备应急大米库存由各国自愿捐赠,秘书处统一储存与管理。此外,各成员国开辟专项粮食储备科目,建立专用紧急大米库存,该粮食储备由各国自行储存和管理,但需要定期向秘书处汇报粮食供应信息。将储备应急大米库存和专用紧急大米库存分开设立的好处在于,粮食安全在空间调配上效率更高,如韩国出现粮食危机,可由中日两国的专用紧急储备进行及时援助,再由位于泰国总部的储备应急库存按需补充;同时,机构统一管理与各国自行管理相结合,使得经济资源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兼具。(www.daowen.com)
3.快速解决相关问题——最终目的
在经济基础筹备扎实后,区域粮食安全储备机制可以正式投入到实际粮食问题的解决中。在诸多援助措施中,最值得借鉴的是该机制按照风险等级把不同的粮食问题划分为三个项目:一级项目,用于防范预期风险,因此以远期合约作为主要形式;二级项目,用于对一级项目未能客观反映实际情况的部分进行修正和补充,以现金贷款为主要形式;三级项目,用来支援紧急粮食安全问题,以大米等实物进行直接救援,在受援国提出申请后,可通过合作机制的快速通道将粮食从盈余国调往受援国。这样一来,理事会可以根据粮食安全事件的轻重缓急来确定支援的方法和渠道,快速、准确地对受援国进行支援,使所有资源得以发挥最大功效。
表9-3 东盟与中日韩大米紧急储备的模式
此外,东盟与中日韩的区域粮食安全合作机制的模式价值不仅反映在大米储备方面,该模式具有更广阔的适用背景、适用区域与适用标的。在面对局部战乱、国际制裁、疫情等重大流行病时,不同的区域也可以按照建立国际协作机构、进行资源集中储备、快速解决相关问题的三步走措施来实现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如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粮食安全合作,建立了粮食银行来统一调配应急粮食资源;同时,合作标的不局限于大米,也可以根据该区域的特点来选择储备物资,如欧洲高纬度国家更适合储存小麦和土豆;同理,合作标的可以囊括大部分可能遭遇系统性风险的物资,如铁矿石和石油等工业类大宗商品,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至关重要,也可以借鉴区域粮食安全合作机制的多层级风控模式,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