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助力沿线国家发展粮食生产,促进良性互动与信任建设

助力沿线国家发展粮食生产,促进良性互动与信任建设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我国应勇于面对当前东南亚地区粮食安全合作所面临的内外部困难挑战和善于承担地区责任,加大地区粮农合作制度化建设投入和影响力,统筹运用好援助、投资、贸易、技术引进等合作方式,充分与外方沟通协商,在双边和多边层面建立长效机制,逐步按规划推动实施走粮食安全合作与地区互信建设良性互动之路,最终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助力沿线国家发展粮食生产,促进良性互动与信任建设

从地区合作的角度看,积极开展地区粮食安全合作不仅可以为本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而且还可以激发东南亚地区的合作热情和政治意愿,为东南亚地区发展进程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从我国战略利益角度看,惠及东南亚各国普通民众的地区粮食安全合作将增强地区国家彼此之间的互信和友好,部分地化解“中国威胁论”和“中国不确定论”的负面影响,维护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在本地区真正形成友好互信、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的同时为我国和平崛起塑造良好的周边战略环境

因此在其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我国应该始终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和“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要以农业促全面合作、促共同发展、促周边稳定。只有实实在在的援助和功能性合作帮助东南亚国家真正实现了农业发展,从而得到当地市场与居民的认可,树立中国农业的良好形象,才能使中国对外粮食合作成为“有源之水”。为此我国应重点考虑农业前期开发和公益项目,使用援外资金为受援国政府开展农业发展规划,派出顾问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设立示范性农场。鼓励投资和援助项目相结合,以援外项目为先导,带动农业投资进入当地市场。此外,要加强对实施企业的教育,树立大局意识,把帮助当地发展农业生产融入公司经营理念,决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要规范企业的经营秩序,对农业“走出去”企业实行准入制和退出机制,避免“一哄而上”,坚决制止恶性竞争。引导企业在开展经营的同时,多做公益事业,遵守当地风俗习惯,与当地政府和民众“打成一片”,树立中国农业企业的良好形象。

在现代社会中,粮食仍然是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关乎民众生存和社会基本稳定。对于我国和东南亚各国而言,加强粮食安全合作、维护地区粮食安全是维护和推进地区合作进程以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和客观需要。对于我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统筹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找准平衡点,通过开展粮食外交来推动地区粮食安全务实合作是促进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经之路,同时还是我国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发挥地区大国引领区域合作进程作用的有效平台。

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我们可以预测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在粮食方面的合作会大大增加,从供应者角度来说,中国对东南亚增加投资,其中投资包括铁路、陆上交通和水上运输,由于中国对粮食的需求每年增加,那么当东南亚的铁路、陆上道路和水上运输改善后,东南亚对中国的运输成本会大大降低,这样进口到中国的粮食成本下降,方便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农产品。(www.daowen.com)

因此我国应勇于面对当前东南亚地区粮食安全合作所面临的内外部困难挑战和善于承担地区责任,加大地区粮农合作制度化建设投入和影响力,统筹运用好援助、投资、贸易、技术引进等合作方式,充分与外方沟通协商,在双边和多边层面建立长效机制,逐步按规划推动实施走粮食安全合作与地区互信建设良性互动之路,最终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除此之外,中国还参与了东盟与中日韩大米紧急储备(ASEAN Plus Three Emergency Rice Reserve,APTERR)机制的建立,东盟与中日韩大米紧急储备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互助合作维护区域粮食安全的新举措,作为一项区域性多边合作机制,东盟与中日韩大米紧急储备正在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