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指“所有的人在任何时间,都能够买得到并买得起足够、安全和营养的食物,以满足活跃、健康的生活所需的饮食需求和消费偏好”。粮食安全概念的内涵至少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粮食供应量充足,二是粮食有效需求充足,三是粮食质量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根据这一定义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主要从粮食供给需求角度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隐患。
从供给角度来看,得益于科技支撑有力、监管措施到位、防灾减灾及时有效,及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我国粮食产量目前已经实现了连增。然而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仍然给我国粮食供应笼罩上阴影,给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温度上升带来的粮食减产、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及病虫害加剧等问题,正在影响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局部地区灾情较重,特别是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干旱使得农作物的生长缓慢甚至停止,造成歉收或绝收。
此外,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耕地减少与污染问题是影响我国粮食供给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显著加快,粮食种植面积在大幅度减少。土地状况被归纳为耕地质量问题凸显,区域性退化问题较为严重,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耕地污染问题,国土面积超三成遭受侵蚀,现已达到2.95亿公顷。同样不容乐观的还有全国土壤污染总体状况:局部地区的土壤存在恶化趋势,其中耕地环境质量堪忧,遭受重度污染的耕地已占1.1%。这些无疑都严重威胁到我国粮食产量的进一步增长。
从需求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粮食供需还存在缺口,产需自给率大体在97%左右,虽在95%的基本自给线以上,但总体上仍是产不足需。分品种看,在过去三年中,玉米、小麦和大米的进口量都在翻倍增长。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粮食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快速增长,成为影响我国粮食消费的决定性因素。未来,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年均增加量将远高于口粮和种子用粮年均减少量。而且随着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入6000—10000美元区间,食物消费结构也在加快升级,口粮消费越来越少,对肉蛋奶等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可见粮食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www.daowen.com)
总而言之,尽管目前我国在粮食总产量突破了6亿吨、实现了“十一连增”,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所面临的粮食生产结构不平衡,由气候危机带来的粮食生产不确定性、耕地减少与污染等众多隐患。
面对粮食缺口与粮食进口隐患,一方面大力发展我国粮食生产,另一方面粮食进口成为为数不多的缓解缺口的途径。凭借得天独厚的耕地、气候、劳动力条件,泰国、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一直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与出口国。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到境外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农业合作有利于中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对国内紧缺农产品的管控力,防范和化解粮食进口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