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往往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掌握准确充足的信息对于企业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美国之所以能够在大豆定价过程中居于主动地位,与美国政府的信息公开服务是息息相关的。美国农业部门会定期发布权威的行业信息、数据以及报告,这些信息既包括美国本土的行业数据,也包括美国之外其他地区的大豆供需的数据。
大豆危机后,许多中国的压榨企业和媒体人指出,中国不仅是中美大豆贸易中的受害者,而且是“人为”因素的受害者,认为美国农业部和基金联手操纵市场价格。回顾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美国大豆上市前,美国农业部以天气为由连续调低其月度供需报告中的大豆库存。2004年5月,美国大豆进入销售淡季,此时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指出,2004—2005年度世界大豆产量将大幅增加,期末库存将上调,于是国际大豆价格开始大幅下跌。对于美国农业部数据的这种变化,我们不能断定到底是巧合还是人为操纵所致,但它在客观上确实对美国大豆出口价格非常有利。
而我国政府在大豆价格信息披露方面做得不到位,我们没有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并且缺乏权威的统计数据,中国的大豆生产者甚至需要参考美国的数据,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压榨企业在贸易中的被动以及亏损。(www.daowen.com)
为此,应该加快建设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要求政府提供一个信息相对充分的市场,避免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为压榨企业带来的损失。例如,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商务部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应该不断完善信息公布制度,及时地发布大豆的种植、销售和库存等方面的数据,为本国的大豆生产商提供数据参考和建议,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此外,行业协会也应该参与到信息的发布、更新和披露的过程中来。不但要建立起完善的数据收集系统,而且还要确保免费向大豆产业提供这些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