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非洲的这一轮圈地热潮与殖民时期欧洲国家在非洲扩张帝国版图的圈地运动有很多相似之处。无论是曾经的欧洲殖民者还是当前的海外投资者,都取得了非洲土地的使用权,并且在此基础上控制了与土地资源随之而来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随着土地权益的转移,新的土地经营者把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到了非洲,对非洲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使非洲经济社会各方面向现代化更加迈进一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不安全性和脆弱性因素。在非洲,土地一直是与权力紧密相连的一种资源,因此跟殖民时期类似,新一轮圈地运动也会伴随着特定社会群体政治经济地位的边缘化,失去土地的小农生产者可能成为这个过程的权益受损者。
然而与殖民时期相比,当前的新圈地运动也有一些不同之处。首先,殖民时期非洲国家的土地是被欧洲殖民国家强制占领,而在当前的土地跨国交易中,非洲国家扮演的是心甘情愿的参与者角色,并且参与了谈判过程。其次,殖民时期圈地的行为主体是欧洲国家政府,他们对于在非洲获得的土地并没有意愿投入太多人力物力进行管理和开发。而当前投资国则出于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鼓励私人企业、公司等生产部门对非洲土地进行投资和开发。此外,曾经的殖民国家在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同时,也掌握了该土地上的实际政治统治权力,而当前的跨国圈地则不包括政治权力的转让,非洲国家政府仍能保持对土地的管辖与治理。(www.daowen.com)
因此,新圈地运动与西方殖民时期的圈地运动,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具备的合法性地位。“新圈地运动”是全球化时代商业扩张的产物,作为一种投资,交易最终的达成是东道国与投资方共同意愿的体现。同时,新圈地运动也与之前的圈地运动一样,具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比如投资中的土地产权问题,可能给当地小农带来的利益损害,以及农业开发对于东道国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尽管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但是出于各方的需要,新圈地运动依然在带着许多疑问和困惑的同时不断向前发展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