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本国粮食安全,韩国不断进行海外农业投资和发展农业种植园区,通过海外垦田和农业投资促进本国粮食安全。其实韩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走上了海外垦田之路。最初,韩国以小规模的民间资本投资和政府官方发展援助(ODA)的形式进行海外农业开发,近年来,大宇、现代等大企业和自治体也参与到了海外农业开发的行列当中。而东南亚和俄罗斯边疆区是韩国建立海外粮食基地的最佳候选地。仅在俄罗斯边疆区垦荒,日前就有近30万公顷农田,相当于韩国耕地的1/6。
因此海外农业开发成为韩国国内应对粮食危机的最有效对策。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发出“建立海外粮食基地”的号召,并成立了海外农业开发协力团,支持民间企业赴海外屯田。2009年,海外农业开发的支援工作正式开始推进。2010年,农林水产食品部制定了《海外农业开发十年计划》,并将2010年的相关预算从240亿韩元扩大到了2011年的320亿韩元。韩国政府构建海外粮食基地要着眼的目标,一是实现粮食总进口量的20%从海外粮食基地生产并销往国内;二是将海外粮食基地与支援朝鲜粮食事业联系起来;三是在海外建立粮食生产基地的同时发展加工产业,带动当地就业并发展成为贸易伙伴;四是改善韩国脆弱的进口环境,建立稳定的粮食进口体系。虽然韩国在海外农业开发方面不断进行努力,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第一,通过海外农业开发生产的农产品仍然是进口农产品。因此,进口海外农业开发生产的农产品,也会对韩国国内的农产品价格以及市场结构造成破坏。特别是一些进行海外农业开发的民间企业,他们会要求政府降低对该企业进口农产品的关税,以及采取一些特惠政策。这种政策的推行将导致通过海外农业开发进口的农产品以比他国进口更低的价位进口到韩国的市场。
第二,进行海外农业开发的民间企业的关注点并不是韩国粮食安全问题,而是收益和利润。他们在选择生产作物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国际市场的需求,而不是国内市场。即除了考虑韩国国内需要的玉米、大豆等作物外,还生产用于生物燃料的作物,并在当地或别国销售,而非销往韩国国内。(www.daowen.com)
第三,海外农业开发的大部分投资对象国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道路设施不完善、电力不足、相应的水利设施和预防体系匮乏的问题。这些基础设施的欠缺导致在投资的时候,初期的成本和费用过高,投资回收需要很长时间。同时,韩国受到来自国际社会“新殖民主义”和“农业殖民”的批判。与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农地开发不同,当韩国政府直接来开展“资源外交”和圈地运动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社会的批判和责难。
韩国的海外农业开发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和民间主导型。在20世纪70年代,海外农业开发以南美洲为中心、政府为主导的方式进行,但是大部分以失败告终。在80年代以后则以俄罗斯、东南亚等地区为中心,以民间为主导。而现在又变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因为海外农业开发是韩国解决粮食安保的重要途径。韩国海外农业开发的失败除了缺乏对投资对象国的法律、制度、自然条件的调查外,还有投入当地专家较少、销售战略问题、政府政策资源不足等原因。由于耕地面积的持续减少以及国土面积有限,粮食自给率的提高幅度有限,因此韩国不仅要通过海外粮食基地进行粮食生产和进口,更重要的是要保证粮食的稳定供应,并构建相应体系。应通过海外粮食收购、流通、进口的渠道确保海外粮食进口,并通过与国外的粮食生产商签订条约,稳定粮食的进口渠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