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独立之初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俄罗斯粮食供应依靠进口。这种粮食供应结构本身是比较危险的。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国内粮食产量不断增加。2001年,俄罗斯基本上摆脱了全面依赖粮食进口的窘境,甚至成为粮食出口国。[10]但在肉类、果蔬和牛奶方面,俄罗斯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因此俄罗斯还不能充分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农业进口贸易的稳定性就成为俄罗斯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
以肉类为例,俄罗斯肉类食品来源国主要分布在欧洲和美洲。2007年,俄罗斯从巴西进口73.75万吨肉类食品,从独联体国家进口10.7万吨,从阿根廷进口10万吨,从丹麦进口9.46万吨,从美国进口7.51万吨,从加拿大进口7.047万吨,从德国进口5.67万吨。
2009年,这一进口结构略有变化,但整体稳定:巴西依然是俄最大的肉类食品供应国,向俄提供58.88万吨肉类食品;独联体国家为14.7万吨;美国为11.33万吨;阿根廷为11万吨;德国为9.44万吨;丹麦为6.65万吨;加拿大为4.24万吨。[11]
2010年以后,情况又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巴西长期以来作为俄主要肉类食品供应国的地位受到削弱。由于农业监管部门的管制,2011年俄罗斯仅从巴西进口22.9万吨肉类食品,从德国和美国的进口量也相对下降。2012年,白俄罗斯在俄罗斯肉类食品进口方面的地位明显上升,向俄罗斯提供27万吨肉类食品,[12]已经超过2009年之前独联体国家的总和。
2011年,俄罗斯农业进口贸易额最大的几个国家分别是:巴西、德国、乌克兰、荷兰、土耳其、美国、法国、西班牙和中国。(www.daowen.com)
表3-8 2011年俄罗斯主要农业贸易伙伴
资料来源:UNFAO:FAOSTAT,http:∥faostat.fao.org/site/567/default.aspx#ancor.
俄罗斯的进口贸易伙伴多元,拉丁美洲国家和独联体国家占据主要地位,西欧国家的地位也比较突出。近两年来,俄罗斯与中国的农业合作水平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进口多元化的结果是相对安全和稳定的进口渠道。2014年,俄罗斯因乌克兰危机而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和经济制裁,其贸易稳定性遭到严重破坏。俄罗斯实行反制裁,也自行停止从制裁国进口农产品。但是多元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稳定性的不足。俄罗斯不再依赖乌克兰及西欧和北美的贸易伙伴,而从拉丁美洲、独联体国家和中国等扩大食品进口。另外,俄罗斯还通过加强国内的生产能力保障食品供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