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导演的电影《后会无期》里有很多值得玩味的金句,其中有一句大家一定记忆深刻:“小朋友爱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对这个社会进行评价时是基于道德立场出发,认为应该怎样才是对,应该怎样才是错,但是从来不去过问谁花钱、谁来承担成本。而如果是一名创业者,就要培养相对成熟的商业思维,尽量精细地计算,这在前面财务篇里已经强调过。
如果从对错角度出发,也许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才是对的。但从利弊的角度来看,服务是要投入成本的,过度的服务可能无法支撑盈利。服务是主观性很强的,对人的灵活性要求很高,所以看似大企业更有实力去支撑高昂的服务成本,但是初创企业完全有机会凭灵活的服务取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服务是创业企业的重要竞争力之一。
案例12-2
服务的灵活性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
主人公是一个做工程实施的现场工程师。有一次去给客户做弱电布线的服务,约好了时间,带着工人去到客户的办公地点,结果对接人员说当天有其他事情,明天再来吧,碰壁的工程师便完全按照对方的要求回来了,准备第二天再去。(www.daowen.com)
在听到这件事后,我就反思,也许是我们的制度设计有问题。在这件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是不是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对方负责对接的是管理弱电的具体工作人员,也许他当天真的有其他事情,尽管他的层级并不高,但他一句话可以让工程师和施工队伍白跑一趟,我们是不是也有机会让他当天留下来按约定一起把工作完成?当然可以,这就需要主人公在人际关系上灵活处理。
这里面的问题首先是制度上的,我们会要求服务客户的时候尽可能按照客户的意愿处理,并且没有明确给到前线工作人员足够的授权,允许他们变通、灵活处理。另外,从现场工程师的角度,他也许根本没有意识,也许会认为变通需要按流程汇报而不敢擅做决策,所以在前线仍完全按流程处理。他没有成为创业者那样难缠的妖魔鬼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只是把自己定位为上头派去的天兵天将,例行公事。
大公司,尤其是权力比较集中的大公司,其具体工作人员的独立决策能力相对较弱。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人抱怨:某某公司的客服人员只会背诵标准的话术,诸如“您的问题已经向相关部门反馈,感谢您的建议”,而对于实际问题,却没有给出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是标准化服务常见的问题。
作为初创小微企业,每个人都要成为服务人员,每个人都应当具备服务的能力,尽量保持每个人的独立决策能力,这很重要。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公司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通过“扁平化管理”来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效率和灵活性。华为总裁任正非提出了“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做决策”,实际上就是赋予了一线接触具体问题的人更多的权限,以增加其决策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