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未来才是目标,习惯成自然

未来才是目标,习惯成自然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顾客在市场环境里有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的时候,顾客就成了“上帝”。当然不是,忍是要有一定限度的,这里有一个可以把握的标准,请大家再来仔细看一下这句话——“顾客就是上帝”。聪明的你一定发现了一些问题,要知道,顾客当然可以是“上帝”,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顾客,甚至,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潜在顾客。

未来才是目标,习惯成自然

我们先说售后服务。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一句话:“顾客就是上帝”。

顾客究竟是不是“上帝”呢?这句话并非自古以来都正确,而是在生产力、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当顾客在市场环境里有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的时候,顾客就成了“上帝”。

做好服务,要从最初级的解决问题、应对抱怨开始。

相信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分明是顾客自身的问题,或者顾客根本没什么道理,但抱怨得很激烈,甚至就是无理取闹,怎么办?

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也许是很难堪的局面:本来是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境界,但却不得不面对顾客的“自我实现”。在人格上和法律意义上,人与人是平等的,凭什么要“低三下四”去面对顾客?的确,人与人是平等的,可以平等地放在天平的两端,但是现在顾客在另一边放上了他的选择、他的金钱、他的信任作为砝码,你拿什么去进行平衡呢?你的筹码当然首先是产品,但仅仅产品远远不够,还应该有对应顾客信任的感激之情。

这无关于竞争,也无关于道德,而是单纯的商业思维。

我看到有这样的企业内部口号:“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虽然听起来似乎有些过分,不过很有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不要试图去和对方讲道理。

案例12-1

认错并不困难

很常见的一个场景:

顾客很生气,“你们这个东西怎么回事?根本不好用!”

对面的工作人员也不甚冷静,“不是这个产品不对,是你没用好。”

在这里,你会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呢?(www.daowen.com)

毫无疑问,顾客作为非专业人士,很多时候可能都是其自身的问题带来的麻烦,但是他们就是“小白”啊。

应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需要什么了不得的技巧,只需要用心去对待,真正职业的回答是:“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然后去解决问题。之后向顾客表示道歉:“这是我们的问题,没有把产品的用法说明白”。最后向顾客致谢:“非常感谢您的意见,我们会努力改进产品,让您更满意”。

在上面的场景中,顾客的焦躁是源于其对产品的不了解,而他又无能为力,他不会埋怨自己,所以要把情绪宣泄在服务人员身上。服务是一项非常专业的事情,需要理解并把握对方的心理去操作,不仅需要培养服务意识和服务心态,更要注意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我看到企业(或者说大部分企业实际上就是这样)安排做服务的人员,常常是最底层的工作人员。虽然口头上说服务很重要,但在潜意识中,就没有把服务当回事。南辕北辙,怎么会有好结果。

处理顾客抱怨的核心是:不要反驳对方、不要冷漠对待,而是对其处境给予深深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想解决办法。

不过,是不是说要给予客户不设底线的无限容忍呢?

当然不是,忍是要有一定限度的,这里有一个可以把握的标准,请大家再来仔细看一下这句话——“顾客就是上帝”。

聪明的你一定发现了一些问题,要知道,顾客当然可以是“上帝”,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顾客,甚至,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潜在顾客。大家可以再仔细思考一下这其中的逻辑。

有些人会和我们产生联系,产生沟通,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我们的顾客,对于有明显不合理要求的人,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放弃。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来到专门的烤鸭店,他可以对烤鸭的味道、品质、价格,甚至服务人员的态度提出任何异议,烤鸭店都应该耐心地予以解决,这是正确的处理方式。但如果有人非要到烤鸭店点火锅,并以此为由纠缠,他就不是真正的顾客,应该以合理的方式予以拒绝,而不是无限度包容其要求。

从现实的经验看,绝大多数客户不会无端地胡搅蛮缠,他们多是因为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做出一些激烈的行为,这时只要给予其足够的关注,事情多半会平息。

做好售后服务,拥有健康的心态、良好的服务意识还不够,还需要有标准的应对方法和“套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