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推动民营科技园区在部分省市的发展

推动民营科技园区在部分省市的发展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的支持在科技园区的形成和发展初期,效果不错,各科技园区成长迅速,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鉴于中国民营科技园区与科技产业两者的发展优势较为一致,而科技产业的发展优势在上一节中已作较为详细的分析,故本节对此不赘述,只集中讨论科技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亟须改善的地方。

推动民营科技园区在部分省市的发展

自1985年设立第一个科技园区——深圳科技工业园开始,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国家高新区总数达到156个[29]。与国外诸多科技园区存在明显差异的是,中国科技园区的成立从一开始就存在明显的政府干预特征(按集群分类,中国的集群更多的是政府主导型而非市场主导型),更准确地说,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在设立和发展科技园区过程中,中国存在更多的非市场因素。政府的支持在科技园区的形成和发展初期,效果不错,各科技园区成长迅速,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中国科技园区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问题可概括为科技园区企业的“非集群化”,不能充分发挥集群所产生的竞争优势。鉴于中国民营科技园区与科技产业两者的发展优势较为一致,而科技产业的发展优势在上一节中已作较为详细的分析,故本节对此不赘述,只集中讨论科技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亟须改善的地方。

1.园区内企业间关联性不高

中国科技园区很多是在长期“条块分割”的外部环境下设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市场机制不完善和相关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之间没有合作意识,长期以来独立作战,同处一个园区并没有带来长足的发展合作,受地方经济影响越深的地方,该现象越明显。园区的企业互相的关联程度较低,这样的模式降低了合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之间的交易成本,结果是阻碍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园区内产业结构雷同

在中国设立科技园区初期,由于缺少统一的规划与合理分工,对后期科技园区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就目前的整体状况来看,园区产业重叠和雷同现象比较严重。园区之间不仅缺乏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而且趋同化现象比较明显,导致各园区产业竞争过度,丧失核心竞争力,产业结构雷同。

3.园区内企业创新能力不足(www.daowen.com)

科技创业园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园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但是在这方面中国科技园区依旧存在着若干隐患:虽然总体经济指标得到快速提升,但是科技园区企业的创新能力却未有相应的提高,从而说明很多企业入驻科技园区并非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目的,这与科技园区的目的和功能定位不符。同时,这一现象也体现了科技园区在吸引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方面还有待提升。

4.中介组织服务体系不完善

虽然各个科技园区都有中介服务机构,引进和培养了一些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在信息共享和人才服务方面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市场化服务支持,但其规模和数量没有达到理想标准,并且中介服务体系之间没有形成分工协作的关系,这样就导致了服务效率低下问题。

5.“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

虽然中国绝大多数的科技创业园区都在一些相关的大学或研究机构附近,而且这些研究机构的研究开发能力非常强,但是由于没有完整的系统合作机制,这些大学或研究机构并没有成为科技园区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反而一些空间距离比较远的大学或研究机构支撑着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难脱干系,另一方面则是缺少完善的合作机制或者是合作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