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发展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发展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工业4.0”的战略为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2017年美国共有小型企业2500多万家,数量占全部企业的99.7%,雇员占全部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发展

1.英国工业化

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历经了相当漫长的工业发展过程,究其特点,其新型工业化特点属典型的市场化内生型发展模式[1]。内生型的发展模式以本地化的生产网络为核心,参与国际化分工的程度不高。英国的新型工业化特点如下:

第一,英国的工业化过程经历了从轻工业发展到重工业的阶段。最初的工业化的主导产业是棉纺织业,随着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棉纺织业率先采用机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满足逐步增加的市场需求,此举措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在利益驱动和示范效应下,轻工业部门采用机器进行生产,煤炭和冶金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蒸汽机和其他重要机器的研发[2]。轻、重工业的相继发展引起当地人口的流动,对交通的发展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工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业配套发展,棉纺业的主导产业地位也被机器制造业逐步取代,这也标志着英国全面进入到重工业化阶段。

第二,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主要实施经济自由主义。在工业发展初期,英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实行过贸易保护政策,当时棉纺业发展的情况是印度领先英国,故英国也曾禁止棉纺织品的进口。除此特殊阶段外,在其工业化的道路上,英国主要还是采用由私人资本主导的经济自由的市场经济模式,通过这两种措施的并行,英国的棉纺织业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国家优势产业[3]。棉纺织业领先引进的技术革命随即带动其他各个行业的技术革新,机器制造业也全面代替手工操作,市场机制实现推动工业发展的过程,虽然外部因素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但是究其根源依旧在于私人资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第三,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注重教育和技术创新。英国政府采取积极的教育改革,学校教育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1624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专利法,实现了从基础科学知识到应用性知识再到开发成果的转变,整个过程诠释了当时英国教育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相关关系。正是由于对教育的重点投入,大批科学家、企业家和发明家随即在英国涌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众多重要的新机器和新工艺、新技术方法都由英国发明,使得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科技中心[4]

2.德国新型工业化

德国的工业化不同于英国的内生发展模式,而是走由地主阶级主导的追赶型工业化道路,其特点如下:

第一,德国工业化中轻工业和重工业齐头并进,相得益彰。与英国相同的是,德国的工业化起点也是棉纺织业,但是由于当时的行业巨头是英国,垄断的地位无人撼动,巨大的竞争压力逼得德国重新思考行业布局,另辟蹊径发展。当时德国政府意识到铁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性,为振兴军事和国内经济发展,政府拨款开始修建铁路,铁路的迅速发展带动金属加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和能源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此时形势改变,德国走上了一条通过铁路业带动轻、重工业共同发展的道路,这一改革让德国强势赶超英国、法国,成为居于欧洲首位的工业化国家。

第二,德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结合市场主导和政府干预[5]。当时德国容克地主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变革,目的是在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同时维护其在国内的利益和特权,此举措充分发挥了利用国家政权推动工业发展的作用。比如,为了保护民族工业,采取贸易壁垒,对内部采取自由贸易,对进口的工业品征收高关税;引进大量高技术人才,投资科学研究项目,积极组建科学研究团队;引进外国人才的同时大量培养国内人才,派遣官员出国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并将国外先进科技和科研成果引入国内,重视工业及其产业化,这些举措推动了工业化发展。

第三,德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非常重视教育和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公共基础设施的制度创新和对教育科学的高度重视使得德国的工业发展迅速,甚至超过了英国和美国。随着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体制化,德国逐步变成世界科学中心地,也培养出了能够满足不同生产需要的人才,可以说人才在德国工业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置否的作用。

第四,注重环境保护对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作用。在全球绿色浪潮中,德国抢占了先机,使得环保产业成为其支柱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催生了一批技术领先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环保公司,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钢铁业为例,德国把先进的汽车制造业和机械业作为产业支撑,从1960年开始,德国不断对钢铁行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实行关停并转小、散钢企业,逐渐向大企业集中的政策,出于环保的目的考虑迫使钢铁行业进行结构调整,改革后的钢铁从业人员从过去的41万人降低到现在的8.8万人[6]

第五,德国重视产业升级发展而提出“工业4.0”的战略。过去20年来,以美国为首的“互联网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了与在“工业3.0”取得巨大成就的美国竞争,德国试图阻止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支配,尝试聚集物联网、互联网和大数据,将现有工业方面的技术和销售产品,甚至消费者体验联结起来,建立超高效率的智能工厂。德国“工业4.0”的战略为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2016年12月,位于佛山顺德的中德工业服务区和“工业4.0”发源地德国汉诺威进一步扩大合作,打造佛山机器人学院,同时引入20家国际顶尖以及本地优秀机器人生产、集成和应用企业作为项目合作伙伴,力推其成为德国第五个“工业4.0”创新中心、亚洲领先的“工业4.0”综合平台,推动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发展。

3.美国新型工业化

美国工业相较于其他西欧国家的发展起步晚,美国采取了“工业立国”的政策来赶超欧洲国家,属于自由资本主义的模式[7]。经过一段时间的长足发展,美国是最早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国家,在美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虽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我国现今的新型工业化有很大的区别,但仍然可以从中学习美国工业化进程中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并可根据美国工业化进程中所反映的一般性特点来制定措施。(www.daowen.com)

第一,美国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采取政策引导来推动其发展。美国政府在整个进程中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凸显了政府的前瞻性和指导性,科学引导以保证新型工业化循序渐进。例如,美国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2017年美国共有小型企业2500多万家,数量占全部企业的99.7%,雇员占全部企业的48.5%,创造新增就业岗位占全部企业的63%,产出占全部企业的46%[8]。美国政府为中小企业营造的金融环境和创造的服务平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建立了全面完善的中小型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和建设给予了一定的金融和管理支持。

第二,美国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重视科技创新。科研技术是一类在使用中唯一不被消耗、并可以通过创新不断升值的资源,美国企业很早就认识到这点并把技术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1981年开始,美国大概每年对产业研发投入500亿美元。2010年,美联邦政府正式启动“再工业化”,加大在新能源、信息、生物、航天等先进制造业的研发投入。2011—2017年,美联邦政府每年给予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院、国家科学基金会、能源部和商务部等部门20多亿美元经费支持,重点支持45家创新制造研究院开展先进制造技术研究。2016—2017年美联邦政府研发投入规模快速增长,2017年研发预算经费1183亿美元,较2016年1150亿美元增长2.8%[9],为特朗普执政期间最高值。经验丰富的产业者通过与各大高校和创新研究院合作,获取科研技术进行孵化,从而转化为产品投放到市场。例如,IBM公司自1992年以来年均研发投入高达50多亿美元,2018年已经获得9100项专利,连续第26年雄踞美国专利排行榜首位,这些新专利来自于遍布美国47个州和全球48个国家的8500多名IBM发明家[10]。因此,美国成了世界一流大学和研发密集型企业数量最多、科技创新实力最强的国家,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等地区凭借世界一流大学的空间集聚效应,优化研发密集型企业空间布局,实现了经济和科技的腾飞发展[11]

第三,美国新型化进程中人才战略是推进工业化最持久的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为了加快实施人才工程、建设一支科技人才队伍,美国政府积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等急需人才的领域,鼓励企业增强优秀人才引入力度,加强创新团队的筹备建设,同时倡导高校、企业和科研所联合引才,推进“柔性引才”机制。全世界60%以上的高科技人才就职于美国企业,微软前总裁比尔盖茨就曾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发掘和雇佣顶尖技术人才。对于企业家队伍建设,美国政府为引导企业家观念的转变、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外出考察,以拓宽企业家的视野。正是人才战略的实施保证了美国新型工业化的稳健发展。

纵观各国新型工业化过程,总结出以下几点规律:

第一,政策引导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方式。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不难看出,工业化水平与先进技术的水平差距越大,政府干预力度越大。后起的工业化国家都采用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模式来赶超工业先进的国家,这样能更有效率地配置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减少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失衡现象,保证工业化的进程更加顺利。

第二,科技创新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经之路。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各国都非常重视通过教育提供人才、科技知识等方面的保障,以此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依靠自主创新实现技术方面的超越。科技创新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根本,只有技术领先才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从各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途径可以看到,虽然很多后发展国家都引进先进技术来保证工业化进程,但立国之本还是科技创新,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实现真正的工业化。

第三,优化市场配置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力保证。工业化进程和市场配置机制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完备的市场体系条件下经济主体拥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激烈的外在竞争压力和追求利润的内在动力迫使企业不得不通过提高效益来发展。事实证明,英国、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历程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因此,市场化的经济在诸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建立起市场化经济体制,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也紧随升级换代,产业结构的调整又反过来促进了消费层次的提升,需求的增加导致了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技术储备和资源不足等状况。为了新型工业化之路更加顺畅,在借鉴先行工业化国家工业发展的经验之上并结合中国自身条件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就中国的国情而言,重化工业仍需进一步发展。作为大国,消费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无疑会提高重工业比重,然而仅仅依靠进口来满足本国重化工业方面的需要,无论是基于安全的角度还是现实的市场角度考虑都不合理。重工业又因其自身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故对技术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更要积极以技术进步来发展新型工业化。由于全球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内供应不足,尽管现阶段发展重化工业存在着资源上的压力和环境破坏加剧等问题,但发展重化工业这一阶段还是不可逾越的。

(2)发展新型工业化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因此,需加强政府调控以推进和加快工业化发展。重化工业的发展对增加就业率的贡献不高,因为其主要以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为主,因此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很大,故对其发展需要慎重规划,如果完全由市场推动工业化将会使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现象恶化,区域失衡和就业压力现象加剧,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因此政府务必对这类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的发展模式保持警惕,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和机制创新,处理好重化工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信息化推进重化工业化,坚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并且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同时,单靠国有企业来提高国家的重化工业技术水平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入民间资本进一步提高市场化水平,所以,政府需要采取倾斜政策来扶持一些潜力企业,缩短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探索时间,加速国家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3)发展新型工业化需注重教育和创新。国家需要加大对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投入,教育能为工业化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发达国家不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未来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这也就表明培育战略产业不能单纯依靠外资和技术引进。在发展之初,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可以让中国采用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快速提高工业化水平,但是随着技术外溢效应的降低,国家需要对高科技产业进行大力扶持,政府也需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推动具有较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技术创新。

(4)发展新型工业化需要继续完善市场机制。计划经济体制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起点,但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发展导致市场机制仍不健全,有些企业以经济短期最优化为动机导致过度生产并为此浪费社会成本,政府需要完善市场机制来优化资源配置,把社会成本降到最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