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地位和划分标准:基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国产业结构中的重要性

地位和划分标准:基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国产业结构中的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在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两者关注的着重点并不相同。总体而言,中国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并没有明确的阐述,大多是政府出台政策对其产业范围进行划定。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三者之间的划分标准不尽相同。

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是相对于传统主导产业而言的,同时高技术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书主要通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主导产业、高技术产业、专利密集型产业进行比较,发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时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与传统主导产业的比较

主导产业是指在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处于产业系统中的支配地位,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通常而言,这类产业的产值在区域经济中占有较高的比重,而且产业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带动性较强。主导产业从宏观角度来看,即国家范围内的主导型产业;从微观角度来看,指某一地区的主导型产业。据此分类,战略性新兴产业通常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进行划分的,隶属于宏观范畴。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之间有很多差异。具体表现为:①主导产业是针对产业产值在特定区域的比重而言的,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多考虑的是产业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以及产业发展对国家整体经济和安全的作用。②主导产业处于产业结构系统的领头位置,一般而言,其发展状况决定了产业结构系统当时的发展模式,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代表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主导产业的演化形成,通常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旦条件发生了变化,主导产业的发展就会减缓,带动作用减弱,从而被适应新环境的产业所取代。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可能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后,会逐步成长为一个国家的主导产业。

(1)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是指产业产出比较多,占据产业结构体系总产出的很大一部分的产业。支柱产业的产出在市场上的需求量非常大,并且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高,构成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它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构成,对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在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支柱产业更加侧重于产业当时的发展状况,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比较偏向于考虑它的发展前景,以及对国家未来经济的影响。一般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过充分的发展之后,也可能成长为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

(2)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基础产业。

基础产业是指产业结构体系中服务于其他大多数产业,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或者基本材料的产业,一般而言,包括的产业有电力煤炭机械冶金石油等为其他产业提供基本生产资料的工业,以及一些提供基础设施的产业,如交通运输部门、邮电通信部门。基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在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两者关注的着重点并不相同。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生产原料以帮助其他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偏重于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未来对国家经济的影响。这两个产业的关联性非常高,基础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生产资料,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技术的提高,促进基础产业的发展。

2.与高技术产业的比较

高技术产业是指研发投入高、创新效率高、收益高、风险高,在产业生命周期中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产业[54]。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概念最早是在“863计划”中提出的,计划将那些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所建立的产业界定为高技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农业高技术、海洋技术、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民用高技术八个领域。1988年7月,中国开始实施“火炬计划”,其中将“高技术产业”的内涵进一步延伸为“高技术、新技术产业”,并且对高新技术产业重新进行了界定,最终确定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核应用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环保技术产业等九个领域。高新技术产业是中国在产业发展中提出的称谓,在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而且其范围要远远大于高技术产业,甚至连使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生产的传统制造业也包含在内。总体而言,中国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并没有明确的阐述,大多是政府出台政策对其产业范围进行划定。

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有着极大的相关性,甚至在产业范围上有所重叠。总体来看,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同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范围之内,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则在生物医药、空间开发、信息网络等三个产业中存在重叠的现象。

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三者之间的划分标准不尽相同。首先,产业划分的侧重点不同。在进行划分时,高技术产业侧重考虑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分类方法主要有产品分类法和产业分类法,而高新技术产业没有形成公认的划分标准。在界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时,除了要考虑产业的技术密集度,更多地要考虑产业的市场前景、技术的先进性等。高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非常重视产业的技术属性,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关注产业的技术属性,还非常重视其长远的战略意义。其次,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在经济意义上对产业进行的划分,着重考虑的是技术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则不仅是在经济范畴的划分,更强调了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布局及政策走向。

3.与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比较

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指较为依赖专利法及专利制度保护的产业,这类产业通过对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专利进行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来获取经济收益,其基本特征是专利密度高、附加值高、经济贡献值高,其发展代表了全产业创新的基本方向[55]。我国《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对于专利密集型产业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专利密集型产业又称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指产业发明专利密集度和发明专利授权规模均达到归档的标准,依靠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符合创新发展导向的产业集合。根据相关分类标准文件,专利密集型产业涵盖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业,新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医药医疗产业,环保产业,研发、设计和技术服务业等七大类。专利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相似性。其中,根据《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对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划分标准,专利密集型产业属于战略新兴产业,而专利密集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几大产业存在重叠。专利密集型产业作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凝聚,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与应用基础上的创新产业,其主要具有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产值贡献大、发展潜力大等特征,兼具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划分标准侧重于发明专利密集度和发明专利授权规模,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划分不仅仅考虑技术密集度,更加侧重于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科技的创新方向。而两者间的共同点就是都对产业的技术创新有要求。但与专利密集型产业不同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着眼在产业对中国社会和经济长远发展的引领作用。

【注释】

[1]党兴华:《产业经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2]S.N.Afriat:Efficiency estimation of production function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72,13(3):568-598。

[3]梁琳:《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吉林大学,2019年,第182页。

[4]吴万宗,刘玉博,徐琳:《产业结构变迁与收入不平等: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管理世界》,2018年第34卷第2期,第22-33页。

[5]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

[6]亚当·斯密:《国富论》,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7-11页,

[7]P.Krugman: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5):950-959.

[8]H.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5页。

[9]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99年。

[10]霍夫曼:《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1931年。

[1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12]C.Freeman: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London Pinter,1987.

[13]C.弗里曼,L.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0页。

[14]B.A.Lundvall:Nation Systems of Innovation: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London Pinter,1992.

[15]C.Edquist:Systems of innovation approaches-their emergence and characteristics,Systems of Innovation:Technologies,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1997.

[16]J.Niosi,P.Saviotti,B.Bellon,et al: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in search of a workable concept,Pergamon Press,1993,15(2):207-227.

[17]P.Patel,K.Pavitt:The nature and economic importance of national innovations systems,STI Review,OECD,Paris,1994.9-32.

[18]Freeman: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Frances Pinter,1987.

[19]赵玉林:《创新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

[20]R.R.Nelson: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A Comparative Stud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21]R.R.Nelson:High Technology Policies:A Five-Nation Comparison,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1984.(www.daowen.com)

[22]曾国屏,李正风.《国家创新体系: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互动》,《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第11期,第19-23页.

[23]K.Ohmae:The rise of the region state,Forgn Affairs,1993,72(2):78-87.

[24]P.Cooke: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Geoforum,1992(23):365-382.

[25]P.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483-499.

[26]G.Etxebarria,P.Cooke,M.G.Uranga: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Environment&Planning,1998,30(9):1563-1584.

[27]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8]王建民:《战略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9]M.E.Porter:Competitive Strategy,Free Press,1980.

[30]C.K.Prahalad,G.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5/6):79-91.

[31]David J.Collis,Cynthia A.Montgomery:Competing on resources:strategy in the 1990s,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July-August):118-128.

[32]詹姆斯·弗·穆尔:《竞争的衰亡》,北京出版社,1999年。

[33]小阿瑟·A.汤普森:《战略管理学:概念与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34]威廉·莱文森:《超越约束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

[35]维弗雷多·帕累托:《二八法则:人生和商场杠杆原理》,许庆胜译,华文出版社,2004年。

[3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

[37]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5-152页。

[38]J.A.Schumpeter:The theory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34,1(2):170-172.

[39]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

[40]M.E.Porter: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No.11.

[41]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商务印书馆,2015年。

[42]W.Isard:Location and Space-Economy,MIT Press,1956.

[43]F.Perrour: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cation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50,64(1):89-104.

[44]G.Myrdal: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Buckworth,1957.

[45]R.Phaal,C.J.P.Farrukh,D.R.Probert:Developing a technology road mapping system,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Social Change,2004(71):812100.

[46]T.A.Kappel:Perspectives on roadmaps:how organizations talk about the future,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1(18):39250.

[47]R.Galvin:.Science roadmaps,Science,1998,280(8):803.

[48]R.N.Kostoff,R.R.Schaller: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maps,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1,48(2):132-143.

[49]I.Nonaka,R.Toyama,N.Konno:SECI,Ba and leadership: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Long Range Planning,2000(33):5-34.

[50]刘江:《技术路线图导向的知识网络协同建立方法及系统》,浙江大学,2010年。

[51]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32卷第3期,第87-92页。

[52]刘玉忠:《后危机时代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第2期,第45-49页。

[53]林学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形成模式研究》,《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2期,第26-34页。

[54]赵玉林:《高技术产业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4-9页。

[55]姜南:《专利密集型产业权利体合作关系的差异研究》,《情报杂志》,2016年第35卷第4期,第86、87-9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