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工具,它不能独立地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服务对象。由于技术隶属于知识的范畴,所以知识可以被看作是技术路线图的一个基本的方面。事实上,技术路线图对于推动知识的产生、储存、传递和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它还对提高知识管理的战略导向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以行为导向为基础形成的知识管理工具。技术路线图在知识管理中具体应用在以下两个方面:
(1)技术路线图的结构体系构建的过程及其制定的过程能够有效促进知识发展循环系统中知识的产生、储存、传递和应用。首先,知识的产生过程就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根据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提出的SECI模型[49],新知识的产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该过程中依次发生着共同化、外化、组合、内化等步骤。在路线图的制定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地沟通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隐性知识,这就是共同化的发展阶段,而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中人们通过说或者写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呈现出来的过程就是知识发展的外化过程。然后,就路线图的构建而言,需要综合考虑各领域的专家观点以形成路线图的基本结构,这是知识发展中的组合过程;在路线图的实施过程中,员工又会产生新的观点和想法,这就意味着新的隐性知识的出现,被称为内化过程。在员工实施路线图的过程中,新的隐性知识又会出现在其头脑中,被称为内化过程。这样,在技术路线图的形成及实施过程中,伴随着共同化、外化、组合、内化的循环过程,加速了知识的有目的创造。其次,技术路线图为知识的储存提供了结构化的框架。技术路线图以图表的形式对不同的知识进行分类储存,便于员工按照标示进行相关知识的查找或者是知识源的确定,节约了员工的时间,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第三,技术路线图丰富了沟通渠道,增加企业内部的沟通时间和沟通频率,有效地加快了企业内知识的传递。技术路线图为企业发展以及实现目标提供了多种途径,这些途径构成沟通的多角度结构化的渠道,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沟通效率。此外,技术路线图是立足于现在,而强调对未来的分析和预测,需要将企业内外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的观点综合起来,而这个过程的发生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通过与专家进行非正式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了转移;另一种是举办专门的讨论会,要求不同领域的专家就某些特定的问题发表看法,这是有意识地促成知识的转移。最后,技术路线图促进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知识管理旨在推进知识更好地在实际中发挥作用,只有这样,知识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技术路线图在企业目标的基础上,确定了企业发展尚缺少的知识,并且明确了这些知识的需求时间以及与现有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为了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企业采取一些措施加快知识的产生、储存和传递,推动知识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进入企业的生产流程,促进知识的应用。(www.daowen.com)
(2)技术路线图对于知识管理的战略性和系统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还促进了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首先,技术路线图对企业战略进行细分,确定知识管理系统的指导战略,使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符合公司战略的要求。技术路线图通过识别企业需要的关键知识,确定符合战略发展要求的关键知识管理路径,使知识管理能够从与企业业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的知识着手,按照关键知识发展的次序要求,推动知识管理活动有秩序地进行下去。其次,考虑到知识管理系统的复杂性与抽象性,企业的知识管理者根据现有的情况,可能没有能力制定出一个非常详细而复杂的知识管理计划。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企业需要创建一个细节少而脉络清晰的知识框架。技术路线图以时间为基准,以多层结构的形式,将组织中诸如战略、产品、业务流程等模块连接在一起,以图表形式对企业内部各个领域的知识管理活动实现有效整合,在知识管理的系统性方面有很大的提高。此外,技术路线图在横向的时间维度上,承袭了甘特图的优点,能够保证知识管理活动以协调有序的状态向前发展,提高了知识管理活动被有效实施的可能性。技术路线图系统除了可以形成公司层面的路线图外,还可以进一步细化,针对员工形成个人路线图。个人路线图上有员工工作任务的具体说明以及要完成这些任务的时间安排,领导者可以据此对员工的个人绩效进行跟踪,有助于领导者对知识管理项目进行评估以及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