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经济增长与工业化:文献述评

现代经济增长与工业化:文献述评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S.Kuznets:Modern Economic Growth:Rate,Structure and Speed,Yale University Press,1966.[5]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5页。[15]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页。[17]C.H.K.Patrick:The Industrialization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Editor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3.[18]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6页。

现代经济增长与工业化:文献述评

综上所述,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水平关乎国家整体实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程度关乎国家未来,高科技产业发达与否关乎国家利益,而高科技产业发展思路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通过对国外高科技产业的研究,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高科技必须进行产业化,转化成企业可以使用的技术,才能大量生产,取得规模效益。政府应该进一步增加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加速以及保护高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产业化。从各国各地区高科技的发展情况来看,高科技不是孤立的单项技术,而是由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最前沿技术组成的新技术群。该群体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因此,如果等待市场机制的自动淘汰和组合,不仅旷日持久甚至可能混乱无效,所以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第二,西方的经济危机已经充分凸显了中国过度依赖出口产业、内需不足的严峻形势,中国需要改变“过度工业化”即“世界工厂”的现状,积极开拓“新型工业化”增长道路。中国的产业政策总体上来看是比较复杂的,但更多的是借鉴了日本的政府主导选择性产业政策,也就是政府主导选择产业,并辅之以政策扶持,通过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日本政府是选择性产业政策的早期倡导者与实践者。二战后,日本广泛使用选择性产业政策,成功追赶发达国家,但过度依赖政府的经济政策使得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最终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52]。中国应充分借鉴日本的经验,在保证所选的主导产业路线正确的同时,尽力减少流动壁垒,积极扶持民营性质的科技企业发展,保持市场经济的活力。

第三,增强中国对高新技术产业国际规则的话语权。一是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大国,对全球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有助于巩固国际政治地位,提升全球治理能力。例如“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亚投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迈出重要一步,有助于为中国赢得更多国际合作的话语权,对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均有深远意义。二是共建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家的国际形象。跨国企业是国家名片,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通过海外经营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增加了渠道,而国家的良好形象更为这些企业在国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后盾。因此,国家应对“走出去”型科技企业提供更加及时和全面的支持,而企业更要有维护和传播国家形象的使命感。三是适应国际规则并引领国际规则。科技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会与很多国家进行交流往来,首先需要全面掌握合作国的人文、政治和经济环境,熟悉合作谈判中的一些国际惯例做法或国际规则,并能够快速适应和严格遵守这些规则。在一些重要或核心领域,科技企业要将建立国际标准作为发展目标,从而引领国际规则的制定,获得更多科技合作谈判的主动话语地位,从而减少贸易争端。

第四,提升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改变粗放投入发展模式,提高创新要素质量水平,提升创新投入产出要素质量。加强政府对创新研发的财力、人力资本和物力投入,制定激励政策,加大对创新资源的投入,在提升产业研发能力的同时,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加速高技术产业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加强地区间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合作和交流,加快推进各地区之间的分工合作,提高地区和行业的竞争力。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创新资源统筹分配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在清楚认知各地区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制定倾向性的政策措施,有重点地向劣势部门配置资源,或实现重点产业优化升级,形成规模效应[53]

第五,培养国际化科技人才。国际化科技人才不仅有助于跨国公司建立全球化管理机制,也是科技知识的重要来源,是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发展的迫切需求。从企业内部重视对核心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从语言、文化法律等多方面给予较为全面的培训,培养出具有较高国际科技合作谈判能力和全球化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是保持国际竞争能力的核心条件。

【注释】

[1]《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统计分析》,《中国科技统计》,2019年4月17日。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十八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年。

[3]鲁道夫·吕贝尔特:《工业化史》(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4]S.Kuznets:Modern Economic Growth:Rate,Structure and Speed,Yale University Press,1966.

[5]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5页。

[6]S.Y.Thaker:《工业化与经济发展》(英文版),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

[7]吴敏一:《中国工业化理论和实践探索》,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8]《辞海·经济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9]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61页。

[10]简新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全国信息化、工业化与数字城市研讨会,2001年。

[11]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第70-76页。

[12]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湖南出版社,1991年,第190-192页。

[13]苗长虹:《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第25-26页。

[14]方甲:《现代工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页。

[15]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页。

[16]蔡思复:《发展经济学概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202页。

[17]C.H.K.Patrick:The Industrialization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Editor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3.

[18]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6页。

[19]哈恩:《发达社会主义理论与趋同论》,《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第8期,第37-40页。

[20]肖锟,胡亚君:《日本工业化发展经验及对我国启示》,《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2期,第54页。

[21]马亚华:《美国工业化阶段的历史评估》,《世界地理研究》,2010年第9期,第81-87页。

[22]毛克疾:《“印度制造”的双重困境:印度工业化的曲折道路》,《文化纵横》,2019年第3期,第18-28,142页。

[23]周延江,阎治才:《旧中国不能实现工业化的原因探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1-5页。

[24]陈一鸣,全海涛:《试划分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9期,第166-170页。(www.daowen.com)

[25]吴利学,刘诚:《中国产能过剩的成因分析》,《治理现代化研究》,2019年第3期,第38-44页。

[26]郭朝先:《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问题与未来高质量发展对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19卷第2期,第50-59页。

[27]黄群慧,贺俊:《未来30年中国工业化进程与产业变革的重大趋势》,《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8期,第102-110页。

[28]德国政府下属高科技战略网站,http://www.hightech-strategies.de/,访问时间:2017-10-30。

[29]李金华:《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比较及启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9期,第71-79页。

[3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德国工业4.0在中国的创新与应用”课题组:《中国发展观察》,2016年第10期,第56-57页。

[31]杜传忠,杨志坤:《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第7期,第82-87页。

[32]刘光富,严荣爱,陈晓莉:《我国“工业4.0”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6年第7期,第18-20页。

[33]李燕,王忠宏:《软实力: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命题》,《发展研究》,2016年第5期,第7-9页。

[34]王莉:《德国工业4.0对〈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驱动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7年第5期,第100-103页。

[35]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

[36]任世章,马秀石:《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对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1期,第28-29页。

[37]赵祥,张鹏:《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及其特点》,《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18卷第3期,第10-12页。

[38]《“省级创新企业”由社会评》,《南方日报》,2012年9月12日。

[39]白予滇:《民营科技产业范围探讨》,《民营科技》,1999年第3期,第32页。

[40]方志超,王贤文,刘趁:《全球专利密集型企业之间专利引用行为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年第18卷第12期,第3-12页。

[41]雷小苗,李洋:《高科技产业的技术追赶与跨越发展:文献综述和研究展望》,《工业技术经济》,2019年第38卷第2期,第145-152页。

[42]雷小苗,李洋:《高科技产业的技术追赶与跨越发展:文献综述和研究展望》,《工业技术经济》,2019年第38卷第2期,第145-152页。

[43]丁敏:《欧盟、美国、韩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之比较》,《市场论坛》,2017年第1期,第22-24页。

[44]李长胜,蔡敏:《产业政策与经济转型: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验与启示》,《改革与战略》,2018年第34卷第1期,第116-122页。

[45]吴敬琏:《产业政策面临的问题:不是存废,而是转型》,《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5卷第6期,第1-9页。

[46]茶洪旺,和云:《中国产业政策的反思与转型取向》,《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第130-135页。

[47]杜振华:《印度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及创新》,《全球化》,2018年第6期,第74-90、134-135页。

[48]《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68家》,《深圳特区报》,2018年11月19日。

[49]郭朝先:《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问题与未来高质量发展对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9卷第2期,第50-59页。

[50]范德成,李盛楠:《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测度及收敛性分析》,《软科学》,2019年第33卷第1期,第1-6、19页。

[51]章东明,崔新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开放发展与产业安全研究》,《国际贸易》,2018年第12期,第19-22页。

[52]赵玉林:《产业经济学:原理及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53]冯莎:《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研究》,《调研世界》,2019年第9期,第37-4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