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立担保业务审批人员与评估人员分离制度并完善集体决策审批,重视担保合同设计

建立担保业务审批人员与评估人员分离制度并完善集体决策审批,重视担保合同设计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评估人员与担保业务审批人员应当分离。②建立和完善重大担保业务的集体决策审批制度。(四)签订担保合同控制设计担保合同是审批机构同意办理担保业务的直接体现,也是约定担保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基础载体。

建立担保业务审批人员与评估人员分离制度并完善集体决策审批,重视担保合同设计

(一)受理申请设计

受理申请是企业办理担保业务的第一道关口,存在的主要风险是:

①企业担保政策和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难以对担保申请人提出的担保申请进行初步评价和审核;

②虽然建立了担保政策和相关管理制度,但对担保申请人提出的担保申请审查把关不严,导致申请受理流于形式。

为了制约上述风险的发生,企业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①依法制定和完善本企业的担保政策和相关管理制度,明确担保的对象、范围、方式、条件、程序、担保限额和禁止担保的事项;

②严格按照担保政策和相关管理制度对担保申请人提出的担保申请进行审核。

一般而言,对于与本企业存在密切业务关系需要互保的企业、与本企业有潜在重要业务关系的企业、本企业的子公司及具有控制关系的其他企业等,可以考虑提供担保;反之,则必须十分慎重。或者根据对担保申请人整体实力、经营状况、信用水平的了解情况考虑是否提供担保。如果担保申请人实力较强、经营良好、恪守信用,可以考虑接受申请;反之,不应受理。也可根据担保申请人申请资料的完备情况考虑是否提供担保,如果资料完备、情况翔实,可予受理;反之,不予受理。

(二)调查和评估设计

企业在受理担保申请后对担保申请人进行资信调查和风险评估,是办理担保业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担保业务的未来走向。这一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对担保申请人的资信调查不深入、不透彻,对担保项目的风险评估不全面、不科学,导致企业担保决策失误或遭受欺诈,为担保业务埋下巨大隐患。

为了制约调查和评估过程的风险发生,企业应采取以下主要控制措施:

(1)委派具备胜任能力的专业人员开展调查和评估。调查评估人员与担保业务审批人员应当分离。担保申请人为企业关联方的,与关联方存在经济利益或近亲属关系的有关人员不得参与调查评估。企业可以自行对担保申请人进行资信调查和风险评估,也可以委托中介机构承担这一工作,同时,应加强对中介机构工作情况的监控。

(2)对担保申请人资信状况和有关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地调查和评估。在调查和评估中,应当重点关注以下事项:

①担保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企业担保政策的要求,凡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本企业担保政策相抵触的业务,一律不得提供担保;

②担保申请人的资信状况,包括基本情况、资产质量、财务状况、经营情况、信用程度、行业前景等;

③担保申请人用于担保和第三方担保的资产状况及其权利归属;

④企业要求担保申请人提供反担保的,还应对与反担保有关的资产状况进行评估。

企业应当综合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对担保申请人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务求真实准确。例如,在对担保申请人财务状况进行调查时,要深入分析其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核心指标,从而做到胸有成竹、防患未然。涉及对境外企业提供担保的,还应特别关注担保申请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并评估外汇政策、汇率变动等可能对担保业务造成的影响。

(3)对担保项目经营前景和盈利能力进行合理预测。企业整体的资信状况和担保项目的预期运营情况是构成判断担保申请人偿债能力的两大重要方面,应当予以重视。

(4)划定不予担保的“红线”,并结合调查和评估情况作出判断。企业应当将规定的五类不得担保的情形作为办理担保业务的“高压线”,严格遵守,不得突破;同时,可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充实、完善有关管理要求,切实防范为“带病”企业提供担保。

(5)形成书面评估报告,全面反映调查评估情况,为担保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企业应当规范评估报告的形式和内容,妥善保管评估报告,并作为日后追究有关人员担保责任的重要依据。

(三)审批控制设计

审批环节在担保业务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调查评估结果的判断和认定,也是担保业务能否进入实际执行阶段的必经之路。审批环节的主要风险是:

①授权审批制度不健全,导致对担保业务的审批不规范;

②审批不严格或者越权审批,导致担保决策出现重大疏漏,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③审批过程存在舞弊行为,可能导致经办审批等相关人员涉案或企业利益受损。

为了制约审批过程中风险的发生,企业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①建立和完善担保授权审批制度,明确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各层级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权限审批。企业内设机构不得以企业名义对外提供担保。企业应当加大对分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管控力度,严格限制分公司的担保行为,避免因分公司违规担保给本企业带来不利后果。

②建立和完善重大担保业务的集体决策审批制度。企业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章程和有关管理制度,明确重大担保业务的判断标准、审批权限和程序。上市公司的重大对外担保,应取得董会全体成员2/3以上签署同意或者经股东大会批准,未经董事会或者类似权力机构批准,不得对外提供重大担保。

③认真审查对担保申请人的调查评估报告,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情况的基础上,权衡比较本企业净资产状况、担保限额与担保申请人提出的担保金额,确保将担保金额控制在企业设定的担保限额之内。

④从严办理担保变更审批。被担保人要求变更担保事项的,企业应当重新履行调查评估程序,根据新的调查评估报告重新履行审批手续。(www.daowen.com)

(四)签订担保合同控制设计

担保合同是审批机构同意办理担保业务的直接体现,也是约定担保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基础载体。签订担保合同的主要风险是:未经授权对外订立担保合同,或者担保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可能导致企业诉讼失败、权利追索被动、经济利益和形象信誉受损。

为了制约审批过程中风险的发生,企业应采取以下主要控制措施:

①严格按照经审核批准的担保业务订立担保合同。合同订立经办人员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员的批准意见拟订合同条款

②认真审核合同条款,确保担保合同条款内容完整、表述严谨准确、相关手续齐备。在担保合同中应明确被担保人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相关内容,并要求被担保人定期提供财务报告和有关资料,及时通报担保事项的实施情况。如果担保申请人同时向多方申请担保的,企业应当在担保合同中明确约定本企业的担保份额和相应的责任。

③实行担保合同会审联签。除担保业务经办部门之外,鼓励和倡导企业法律部门、财会部门、内审部门等参与担保合同会审联签,增强担保合同的合法性、规范性、完备性,有效避免权利义务约定、合同文本表述等方面的疏漏。

④加强对有关身份证明和印章的管理。例如,在担保合同签订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往往需要提供、使用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个人印章和担保合同专用章等。从近年来暴露出来的一些担保典型案例看,由于一些企业存在有关人员身份证明、印章管理等薄弱环节,导致身份证明和印章被盗用,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加强对身份证明和印章的管理,保证担保合同用章、用印符合当事人真实意愿。

⑤规范担保合同记录、传递和保管,确保担保合同运转轨迹清晰完整、有案可查。

(五)日常监控控制设计

担保合同的签订标志着企业的担保权利和担保责任进入法律意义上的实际履行阶段。切实加强对担保合同执行情况的日常监控,通过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掌握被担保人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担保项目运行情况,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担保权益,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担保责任,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日常监控的主要风险是:重合同签订,轻后续管理,对担保合同履行情况疏于监控或监控不当,导致企业不能及时发现和妥善应对被担保人的异常情况,可能延误处置时机,加剧担保风险,加重经济损失。

为了制约审批过程中风险的发生,企业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①指定专人定期监测被担保人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对被担保人进行跟踪和监督,了解担保项目执行、资金使用、贷款归还、财务运行及风险等情况,促进担保合同有效履行。企业财会部门要及时(最好是按月或者按季)收集、分析被担保人担保期内的财务报告等相关资料,持续关注被担保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担保合同的履行情况,积极配合担保经办部门防范担保业务风险。

②及时报告被担保人异常情况和重要信息。企业有关部门和人员在实施日常监控过程中发现被担保人经营困难、债务沉重,或者存在违反担保合同的其他各种情况,应当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的要求,在第一时间向企业有关管理人员作出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六)会计控制设计

担保业务直接涉及担保财产、费用收取、财务分析、债务承担、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等,决定了会计控制在担保业务经办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会计控制的主要风险是:会计系统控制不力,可能导致担保业务记录残缺不全,日常监控难以奏效,或者担保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不符合有关监管要求,可能引发行政处罚。

为了制约审批过程中风险的发生,企业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①健全担保业务经办部门与财会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促进担保信息的及时和有效沟通。

②建立担保事项台账,详细记录担保对象、金额、期限、用于抵押和质押的物品或权利以及其他有关事项;同时,及时足额地收取担保费用,维护企业担保权益。

③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进行担保会计处理,发现被担保人出现财务状况恶化、资不抵债、破产清算等情形的,应当合理确认预计负债和损失。属于上市公司的,还应当区别不同情况依法予以公告。

④切实加强对反担保财产的管理,妥善保管被担保人用于反担保的权利凭证,定期核实财产的存续状况和价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反担保财产安全完整。

⑤夯实担保合同基础管理,妥善保管担保合同、与担保合同相关的主合同、反担保函或反担保合同以及抵押、质押的权利凭证和有关原始资料,做到担保业务档案完整无缺。当担保合同到期时,企业要全面清查用于担保的财产、权利凭证,按照合同约定及时终止担保关系。

(七)代为清偿和权利追索控制设计

被担保人在担保期间如果顺利履行了对银行等债权人的偿债义务,且向担保企业及时足额支付了担保费用,担保合同一般应予终止,担保双方可以解除担保权利责任。但在实践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被担保人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连累”担保企业不得不按照担保合同约定承担清偿债务的责任。因此,在代为清偿后依法主张对被担保人的追索权,成为担保企业降低担保损失的最后一道屏障。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

①违背担保合同约定不履行代为清偿义务,可能被银行等债权人诉诸法律成为连带被告,影响企业形象和声誉;

②承担代为清偿义务后向被担保人追索权利不力,可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为了制约审批过程中风险的发生,企业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①强化法制意识和责任观念,在被担保人确实无力偿付债务或履行相关合同义务时,自觉按照担保合同承担代偿义务,维护企业诚实守信的市场形象。

②运用法律武器向被担保人追索赔偿权利,在此过程中,企业担保业务经办部门、财会部门、法律部门等应当通力合作,做到在司法程序中举证有力;同时,依法处置被担保人的反担保财产,尽力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③启动担保业务后评估工作,严格落实担保业务责任追究制度,对在担保中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未履行集体审批程序或不按规定管理担保业务的部门及人员,严格追究其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并深入开展总结分析,举一反三,不断完善担保业务内控制度,严控担保风险,促进企业健康稳健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