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表9给出的2010—2017年中国—东盟各行业进出口增加值贸易关联的情况显示,国内增加值(DV)的进出口在双边贸易中的贡献占绝对优势,中国各行业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DV)占比达到90%左右,进口中的国内增加值(DV)占比为73%左右,且出口的国内增加值(DV)占比稳步上升,说明中国—东盟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收益持续上升。其中,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对中国—东盟进出口的国内增加值贡献最大,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初级产业的进出口国内增加值占比较大,但成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中国—东盟之间的贸易结构正在逐步优化,正在从传统的初级和资源型贸易转向制造业贸易,尤其是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的贸易。
表6 2010—2017年中国各行业出口东盟的国内增加值(DV)构成单位:%
表7 2010—2017年中国各行业出口东盟的国外增加值(FV)构成单位:%
表8 2010—2017年中国各行业进口自东盟的国内增加值(DV)构成单位:%
续表
表9 2010—2017年中国各行业进口自东盟的国外增加值(FV)构成单位:%
从出口角度来看,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含量是用来衡量各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与贸易收益的重要指标;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占比则能反映出一个行业的相对比较优势,表6从行业层面给出了中国出口到东盟的国内增加值占比情况。其中,初级产业和服务业的国内增加值占比较小,前者不到9%,后者占 10% 左右,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说明这两个行业的出口在中国—东盟贸易中的贡献较小。相比初级产业和服务业而言,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比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使得中国出口到东盟的制造业国内增加值在整个行业层面上表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加总占比从2010年的66.6%上升到2017年的近75%(接近初级产业和服务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比之和的5倍),可见制造业部门在中国出口东盟的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从行业出口构成来看,随着中国制造业资本和知识投入的增加,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DV占比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DV占比以及增加幅度都明显超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DV占比,尤其是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贡献最大,说明中国向东盟出口的制造业产品以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品为主,可见中国对东盟的出口结构日趋改善,逐渐从以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以制造业出口为主。中国制造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侧面说明了中国加入WTO后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所取得的显著成果。(www.daowen.com)
另外,行业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FV)含量可以用来衡量各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表7给出了2010—2017年中国各行业出口东盟的国外增加值含量。三大行业出口的国外增加值含量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并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行业FV从2010年的13.5%下降到2017年的9.5%,八年中下降了4个百分点。其中,初级产业以及服务业的国外增加值含量均不到1%,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占比几乎为0,可见中国对东盟出口贸易中的这两个行业对国外增加值的需求较小且持续降低。同时,虽然制造业出口中的FV也下降,但相比初级产品和服务业,制造业的FV占比较高,说明中国—东盟出口贸易中制造业参与GVC分工的程度高于服务业,这与中国和东盟国家服务业开放度较低有紧密的关系。
从进口角度来看,表8展示了三类行业进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占比。中国进口自东盟的国内增加值(DV)集中于初级产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这三类行业2010年进口的DV占比分别为12.3%、26%和20.7%,2017年占比为12.1%、24.6%和18.3%,尽管占比略有下降,但仍然明显超过其他行业的进口国内增加值贡献。而比较突出的是中国进口自东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国内增加值占比是逐年增长的,从2010年的2.9%上升到2017年的4.2%,这个事实与经济学直觉相符:随着中国企业的产业升级、技术和制造工艺的提升、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优化,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到东盟国家,以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同时,随着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会相应增加。相比较而言,中国进口自东盟的服务业国内增加值占比则整体较低,八年中中国进口的DV占比基本保持平稳,这仍然是受中国—东盟之间的服务贸易开放度较低的影响。总体而言,东盟国内增加值中的70%是中国进口形成的,并且主要来自对初级产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产品的进口,可见中国进口需求已经成为东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表9显示了中国各行业自东盟进口的增加值中的外国含量占比,2010—2017年,三大类行业均表现出小幅度平稳增长的趋势,总体来看,东盟近27%的国外增加值被中国进口吸收。与进口的国内增加值相似的是,进口的国外增加值主要集中于初级产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其中,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占比最高,说明中国从东盟进口的主要是含有国外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增加值的产品,占比超过12%。同时,进口的服务业国外增加值占比依然较低,几乎不到1%,说明相比服务业而言,中国—东盟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深。
此外,中国在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DV)占比高于进口中的国内增加值(DV)占比,2017年前者占比分别为31.1%和36.3%,后者占比分别为24.6%和18.3%,可见中国的这两个行业在对东盟的出口中拥有比较优势。而中国在初级产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占比却低于进口国内增加值占比,2017年出口增加值占比为6.9%,进口增加值占比为12.1%,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位置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因而仍然需要从东盟进口的初级及资源型产品来从事加工和组装环节的工作。
相比各行业进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DV)占比,国外增加值(FV)的占比相对较低,出口中的FV占比持续下降,到2017年仅占9.5%,而进口中的FV占比则平稳增加,到2017年占比达27.7%,几乎达到出口FV占比的3倍。这种情况说明,在中国通过自东盟进口拉动国外经济的贡献大于出口,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通过与邻近国家的贸易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正的外部效应,同时进口FV的逐年增加也说明中国—东盟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正在加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