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算方法的比对与优化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算方法的比对与优化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结果上,尽管改变α和β对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整体数据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并没有改变省份之间的相对关系,对于之后测算中等收入群体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关系影响较小。因此,在后文将采用α=0.8,β=2的中等假设来计算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以反映财政制度对这一群体的影响。作为比对,本书给出了基于不同绝对收入标准的中等收入群体测算结果,如表6.4所示。可以发现,由于对中等收入群体的测算方法和口径不同,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差异巨大。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算方法的比对与优化

根据(4)式和(5)式,对αβ的数值进行假设,主要有3个假设,偏低的假设、中等的假设、偏高的假设。在偏低的假设中,α=0.6, β=1.6;在中等假设中α=0.8, β=2;在偏高的假设中,α=1, β=2.5。分别对22个省级行政区最近一年的数据进行计算,结果如表6.3所示。

表6.3 基于不同标准假设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购买力平价法)

注: 带*的省份表示没有农村数据,所以仅用城镇数据作为全省数据,会导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高估。

从结果上,尽管改变αβ对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整体数据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并没有改变省份之间的相对关系,对于之后测算中等收入群体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关系影响较小。因此,在后文将采用α=0.8, β=2的中等假设来计算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以反映财政制度对这一群体的影响。

作为比对,本书给出了基于不同绝对收入标准的中等收入群体测算结果,如表6.4所示。

表6.4 基于不同标准假设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绝对收入法)

注: 带*的省份表示没有农村数据,所以仅用城镇数据作为全省数据,会导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高估。

同样,本书也给出了基于不同相对收入标准的中等收入群体测算结果,如表6.5所示。

表6.5 基于不同标准假设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相对收入法)

续 表(www.daowen.com)

注: 带*的省份表示没有农村数据,所以仅用城镇数据作为全省数据,会导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高估。

可以发现,由于对中等收入群体的测算方法和口径不同,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差异巨大。然而当从时间序列上进行比较时,就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三种测算方法的差异。用全国2002—2016年数据在三种测算方法(中等口径)上的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图6.2。

图6.2 三种方法估算的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可见,绝对收入标准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过于突出经济增长的影响,而难以反映收入分配的结果;相对收入标准突出了收入分配的结果,但忽视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养老金准则相对较好地兼顾了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