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网络支付与结算的概念。
2.熟悉网络支付的流程,理解网络支付常用的几种方式。
3.掌握网络支付系统流程,包括基于第三方代理机构的信用卡网络支付、简单加密的信用卡网络支付、基于SSL 协议的信用卡网络支付、基于SET 协议的信用卡网络支付、电子支票网络支付、电子钱包卡网络支付、数字现金网络支付以及Direct Pay 支付和银行Internet 支付系统。
案例导入
继推出iPhone 版“手机银行”业务后,中信银行寄望在ipad 版本上进一步抢占先机。“5月份中信iPad 版移动银行将上线。”中信银行总行零售银行部电子银行部总经理陈树军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
陈树军特意强调了“移动银行”,取而代之此前大多数银行通用的“手机银行”的说法,“中信要打造全方位的移动渠道,而不仅仅限于手机终端。”(www.daowen.com)
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愿意推出iPad 版本,他们的理由非常充分:iPhone 版本可以在iPad上通用,而且,iPad 版本获得的附加价值并不会太高,因为毕竟客户群体有限,而在有限的客户里,他们认为,大家都用iPad 来玩游戏,转账付费的需求很少。
但是中信银行的想法却与此迥异:不错,iPhone 版与iPad 版可以通用,正如智能手机也能使用WAP 版本一样,但是体验效果不佳。而iPad 客户资源目前虽然有限,但同样是主流客户群体,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进入移动银行视野的客户。
这两种观念背后,实际上是银行不同的移动终端策略。“中信银行的策略就是铺设不同的终端,进行差异化的客户服务。”陈树军说。
“在家可以用电脑和iPad;出门可以用手机,也可以用银行自助网点;或者打个电话办理。”在中信移动银行的构想中,未来的移动银行一定是对客户进行全渠道、全能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这些方式都面向不同层次的客户,当然,也面向同一客户不同阶段和不同条件下的选择。”陈树军解释说。“最终就是让客户拿着手边有的任何一个渠道都可以解决同样的问题。”
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使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实现,因为与网银的更新换代不同,手机银行由于终端标准不一,新平台的推出往往耗时费力,陈树军也透露iPhone 端的外包研发就达到百万级的投入;“平台的转换升级是需要成本的,但是因为市场在不断变化,主流客户的需求也在随之改变,现在移动银行都强调易用性和便捷性,铺设多渠道是首要条件。”
但是技术升级并不是盲从盲动,中信银行把iPhone 和iPad 开发放在android 之前,也正是基于客户细分的考虑,“除普通用户的需求外,高端客户的接受度较高,也是银行的重要选择。”陈树军表示。
(资料来源:新浪微博梁宵,2011-05-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