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无水港空间选址原则及影响因素

无水港空间选址原则及影响因素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陆无水港的基本作业内容是以集装箱运输为中心开展的,因此在分析无水港选址的影响因素时,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外贸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以及地区政策优势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因此,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是进行内陆无水港选址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无水港空间选址原则及影响因素

无水港是服务于港口现代化运输体系、服务于港口在全球供应链中日益突出的地位、服务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对外贸易发展的,所以沿海港口在建设内陆无水港的时候要充分结合自身所覆盖的内陆经济腹地范围,以内陆经济腹地作为选址布局的基础,并且还应该分析经济腹地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货物的生成数量以及中转流量和流向等影响无水港建设的各种内在因素。开展无水港与沿海港口之间多样化的运输方式,开展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对接,开展多式联运,发挥其优势,从而达到集装箱运输效率和效益的双重提高,同时使得参与集装箱运输的各方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满足运输需求的原则

内陆无水港的建设必须满足选址所在地的运输需求是无水港选址的最基本原则,也是无水港选址的基础,还是内陆无水港建设的前提和目的。因为只有能够为沿海港口提供充足的货物来源,才能够发挥无水港作为沿海港口在内陆地区服务者的功能,才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保证。因此,建设内陆无水港要充分考虑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考虑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前景,以此确保运输需求的原则。

(2)满足运输能力的原则

建设内陆无水港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缓解港口城市运输能力不足以及港口城市交通拥堵的难题,从而提高港口作业效率和通关效率,实现港口现代化的服务功能。因此,内陆无水港的选址需要充分考虑选址所在地的运输能力和城市交通状况,以及该地区的运输方式结构,尽可能选择以运输量大、污染少的铁路运输或是水路运输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城市。

(3)整体规划与局部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沿海港口建设内陆无水港的主要目的是出于自身发展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即解决港口竞争力下降、通关效率慢、港口城市交通拥堵以及港口城市大气污染等问题,但是无水港的建设还必须要服从于国家整体的战略规划,服务于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趋势。我国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鼓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带动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经济。因此在建设内陆无水港方面,尽管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但是沿海港口城市也应该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积极与西部地区的城市合作,建设沿海港口的内陆无水港,为自身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同时,充分利用沿海港口在供应链中的枢纽地位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经济。

(4)港口与内陆城市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内陆无水港的建设和发展是以港口与无水港所在地双方均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前提,双方必须实现共赢才能保证无水港的生命力。因此,在进行无水港选址时,需要充分考虑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给各方带来的经济效益的统筹安排。

(5)动态的战略性原则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与内陆无水港选址相关的影响因素都是随机变化的,例如,无水港用户的数量、内陆地区货物的需求量、港口经营成本、城市交通状况等。因此在实际进行内陆无水港的选址过程中,不能只从静态角度出发。

内陆无水港的基本作业内容是以集装箱运输为中心开展的,因此在分析无水港选址的影响因素时,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外贸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以及地区政策优势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1)地区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代表了该地区的生产总体情况,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表示该地区能够生产或是消费足够多的货物用于各项经济活动,例如用于出口的货物以及用于消费的货物。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在建设无水港资金方面也有足够的支持作用。因此,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是进行内陆无水港选址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港口为了发展成为运输网络中的枢纽环节,建设现代港口发展模式,在内陆地区建设无水港成为一种必要的方式,一个地区的经济总体水平是衡量该地区是否适合建设内陆无水港的标志性指标,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越高越适合建设无水港。

(2)地区基础性设施建设条件

较高的基础性设施建设条件是规划建设内陆无水港的必要基础性条件。固定资产投资是进行该地区基础性设施建设的主要手段。内陆无水港的建设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需要结合众多基础性设施来服务于无水港的建设,并且在建设和日后的运营过程中需要设立许多新的部门来进一步协调有关工作,提高运营效率。这些条件都将为无水港在内陆地区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因此本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这一项指标来表示一个地区的基础性设施建设条件。(www.daowen.com)

(3)工商业发展水平

内陆无水港将直接服务于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而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体现于地区的工商业发展水平,因此工商业的发展水平是进行无水港选址的重要判定标准,一个地区的工商业发展水平可以用以下四项指标来衡量。

①工业发展水平。 目前我国三大产业中的第二产业——工业,其仍然是工商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这种结构不会改变,而且对外贸易中工业产品占比大,因此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是决定是否进行无水港建设的重要因素,此指标可采用全年度工业总产值加以衡量。

②工业市场国际贸易客户潜在规模。此指标可采用全部乡及其乡以上规模企业数量来加以衡量。

③地区零售市场规模。零售市场涉及地区批发零售业、住宿业以及餐饮业,上述行业在地区工商业水平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零售市场的规模大小也是影响建设内陆无水港的重要影响因素,此指标可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加以衡量。

④商业发展水平。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产品中第三产业的产品占到出口额的将近40 %,因此商业发展水平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此指标可采用批发零售贸易业总额加以衡量。

(4)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水平

内陆无水港直接服务于沿海港口,现阶段沿海港口的主要功能是为对外贸易和经济提供运输服务,因此无水港的建设与一个地区的对外经济贸易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规模是决定该地区是否适合建设无水港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国际贸易的物流运作流程角度分析,进出口贸易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和城市客观上需要利用无水港来为其外贸经济服务。因此,用地区当年的出口货物总额作为选址指标之一。另外,跨国公司和跨国投资是带动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有效动力,因此用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额加以衡量,作为另一项指标。

(5)交通运输发展条件

一个地区是否适合建设内陆无水港还取决于该地区的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它可由以下2项指标来体现。

①地区运输量规模:无水港建成之后,会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物流转运中心,相应地该地区的运输量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只有拥有较大运输能力的地区才适合建设无水港。此指标可用地区货运总量加以衡量。

②交通运输环境系数:沿海港口在内陆建设无水港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因此建设内陆无水港需要选址在交通运输环境优越的地区。

(6)政策优势条件

建成后的无水港运营效率与当地政府的规划政策密不可分。一个地区的交通规划往往制约无水港建设完成之后的运营效果,而交通规划取决于当地政府的政策倾向;另外当地政府在制定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时会不会将对外贸易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对于无水港的运营也是至关重要的;内陆无水港的建设还涉及众多政府部门和当地企业,并且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来支持无水港的建设,所有的条件都必须满足内陆无水港建设的政策优势才能保证无水港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运营。因此内陆无水港的建设应该选址在具有国家政策导向的地区,以便能够为内陆无水港各项功能的发挥提供外部优势。

(7)公共设施条件

在表示一个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条件水平高低的诸多因素中,城市道路面积具有非常重要的代表性。城市道路面积是指城市一定区域内的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