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抗战:从大后方到最前沿的转变

中国抗战:从大后方到最前沿的转变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开始,滇南由抗战初期远离战争前线的“大后方”变成了直接与日军对峙的防御性前沿阵地。远征军入缅作战,因为种种原因以惨败收场,但在中国近代史和云南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20世纪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是云南抗战角色由“大后方”向“最前沿”转变的里程碑。松山战役是中国对日反攻中取得的第一次胜仗,使中国军民进一步坚定了抗战的信心、决心与勇气。腾冲是中国抗日反攻战中,我军收复的第一座县城。

1940年9月,日本与法国政府签订军事协定,允许日军进驻法属印度中南半岛,滇南岌岌可危。为了阻止日军沿滇越铁路北上进入云南,国民政府一边组织力量炸毁滇越铁路河口段大桥,拆除河口至碧色寨段铁轨,一边调集军队在河口、屏边、金平、蒙自、个旧、文山、西畴、马关等地布防。由此开始,滇南由抗战初期远离战争前线的“大后方”变成了直接与日军对峙的防御性前沿阵地。

1942年5月,日军入侵滇西,为了阻止日军继续东进,中国军队果断炸毁惠通桥,在惠通桥东岸沿怒江布防,阻敌于怒江对岸,形成与敌隔江对峙的局面,遂使滇西成为全面阻止日军向我国西南腹地进攻的防御性前沿阵地。日军占领滇西后,我军一面加紧布防,一面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挫败了日军发动的一次又一次“大扫荡”,使敌疲于应付,无法东进,确保了后方的相对安全。

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经云南进入缅甸,援助英缅对日作战。远征军入缅作战,因为种种原因以惨败收场,但在中国近代史和云南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20世纪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是云南抗战角色由“大后方”向“最前沿”转变的里程碑。

1942年5月15日,我军奉命渡过怒江进入腾冲境内,对敌军发动反攻。3月30日,反攻作战暂停。1944年5月,为配合盟军在缅北发动的攻势,驻滇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向盘踞在怒江以西的日军发起进攻,滇西大反攻由此拉开序幕。

1944年9月8日,我军以历时3月、投入兵力6万余人、伤亡近7000人的代价全歼松山敌军。松山战役是中国对日反攻中取得的第一次胜仗,使中国军民进一步坚定了抗战的信心、决心与勇气。(www.daowen.com)

9月14日,经过一个半月的苦战,我军以伤亡18000余人的代价全歼日本守军,光复腾冲城。光复腾冲的战斗打得十分惨烈,“敌人室室设防,寸土必争,巷战空前惨烈,我军每天伤亡400~500人”,但我军不怕牺牲,“伤亡累累,但是官兵前赴后继,奋勇直前,绝不退缩”,最终死亡8600多人。腾冲是中国抗日反攻战中,我军收复的第一座县城。腾冲的收复,对于摧毁滇西敌军,策应盟军在印缅战场上的反攻和打通中印陆上交通运输线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1月3日,我军收复龙陵县城。在滇西反攻战中,收复龙陵的战斗持续时间最长,自1944年6月5日开始,至11月3日结束,长达5个月;投入的兵力也最多,有11.5万余人;战斗也最为惨烈,“计敌人共死伤10620人,我军共死伤28384人”。

攻占松山,收复腾冲、龙陵,为攻克芒市、遮放、畹町铺平了道路。1944年11月20日、12月1日,我军先后收复芒市、遮放,敌军集中向畹町逃窜,企图利用畹町的有利地形与我军决战。我军沿畹町四周重新部署兵力,对敌人形成合围之势,从西、北、东三面向敌人发起猛攻,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后,于1945年1月19日收复畹町。怒江以西沦陷两年半的国土,至此完全收复。

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在缅甸芒友胜利会师,标志着滇西反攻战的结束。滇西反攻的胜利,使云南成为全国最早将日寇驱逐出国门的省(区),“收复失地,实滇省为最早”,为抗日正面战场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对于鼓舞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抗战必胜的信心,扭转抗战局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