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产力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方式形成的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自然生产力是指大自然给人类无偿提供的并入生产过程,用以生产物质财富的力量。马克思说:“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也可以作为要素,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入生产过程。”[2]自然力包括:(1)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一种力量(如,风力、水力、水蒸气、电力、原子力等);(2)自然条件的生产率。自然不仅给生产劳动提供对象,而且给生产劳动提供手段。把巨大的自然力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生产力。
人类社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社会越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作用逐渐增大,而自然生产力的作用则相对缩小。但是,人类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却在破坏自然生产力,最终又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如,集约农业加剧土地侵蚀,因而影响将来的农业生产;用水处理废物降低了水资源维持生态系统的价值,增加了为供给生活及工商业用水进行水处理的费用;空气用于处理废物也会影响它维持生命的价值。而且,土地、水和空气三者之间一种资源的直接利用又会影响其他两种资源的潜在价值。如工业和交通运输用地影响了空气的质量;农药提高了土地农业生产力,但降低了水质。进一步,自然生产力又是和劳动力及科学力相结合而发挥作用的。所以,自然生产力的发展又与劳动力和科学力密切相关。总之,如何保护和发展自然生产力,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以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乃至哲学、美学和历史学等人文科学的共同任务。
经济学要研究的是怎样的制度安排才能有利于自然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农业生产制度对土地生产力的保护和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农业生产制度改革初期,由于承包期过短,引发了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农民只愿使用无机肥而不愿使用有机肥,造成土地生产力的下降。而延长土地承包期则会使农民设法保护土地生产力,以谋求更长久、更大的土地经济收益。我国当前农业用地出现大片抛荒,则又是与制度的不完善有关。自然生产力与其他生产力一样,也必须在一定合理的形式下才能得以发展。由于自然生产力是与其他生产力相结合而发生作用的,所以不可能形成单一的自然生产力发展的形式。但是,各种生产力结合起来的综合生产力的发展则必须考虑内在的自然生产力的要求。(www.daowen.com)
自然生产力的提高,不仅可以通过组织制度,还可以运用市场体系。我国当前土地市场的建设就是为了使土地生产力能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土地生产力的利用程度取决于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当代经济学一般把研究自然生产力的资源经济学看作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与其他生产力相比,其作用的发挥更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因此,我国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考虑自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