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时期下的基本利益关系理解

新时期下的基本利益关系理解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化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共同驱动下,中国社会的利益格局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人们对新时期基本利益关系的认识可以概括如下。据此,新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利益关系是资本-劳动关系。我们认为,上述理解分别抓住了中国当前社会利益体系的特定方面,这显示出新时期利益关系的复杂性特征。

新时期下的基本利益关系理解

如果说根本利益展示的理论中何种利益最重要的话,那么基本利益关系则试图说明在实践中何种利益关系最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化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共同驱动下,中国社会的利益格局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人们对新时期基本利益关系的认识可以概括如下。

一是认为基本利益关系是中央-地方利益关系(全治平、江佐中,1992;冯继康、蒋正明,1998;沈立人,1998;李对、王莉,1998;管跃庆,2000;李新安,2004),这种看法的依据是在财政“分权化”改革的背景下,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控制指令-服从执行的模式受到了冲击,地方政府作为利益主体的特征得到彰显,这种状况有利于通过激励地方政府的相互竞争而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导致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有所增强。例如:在环境治理、宏观调控、统一市场形成等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不一致时有发生,因此中国当前的基本利益关系是中央-地方利益关系。

二是认为基本利益关系是国家-个人利益关系(袁惠民,1997;姜洪,1998;柳新元,2002;朱光磊,2002)。这种看法的主要依据是:中国正处在从以中央集权、高度集中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分散决策市场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盛洪,1994)。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国家或政府对经济资源仍有较强的动员和控制能力,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依然较强;另一方面企业、居民等微观主体的追求私利的环境更为宽松,条件更为成熟,动机更为强烈。在此背景下,国家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的不一致就是一种普遍现象,例如:在市场化背景下,农村地区桥梁、道路、水利设施等“公共产品”提供严重短缺。因此,可以认为新时期的基本利益关系是国家-个人利益关系。

三是认为基本利益关系是城市-乡村利益关系(王春福,1997;牛飞亮,1999;陆学艺,2000;李昌平,2002;阎威、夏振坤,2003;李成贵,2004;常修泽,2005)。这种理解的出发点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存在以农业、农村为代表的传统部门和工业、城市为代表的现代部门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反差。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统购统销制度的实施,二元经济结构反差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在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收敛趋势,而是表现出波动、反复、徘徊甚至相对强化的趋势(高帆,2007)。同时,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使城乡居民在政治权利、社会福利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特征(课题组,2005),因此,确切地说中国当前存在的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反差,这可以从城乡居民收入、消费、福利、社会保障、居住环境、政治待遇、教育程度等方面进行验证。由此,当前中国的基本利益关系是城市-乡村利益关系。(www.daowen.com)

四是认为基本利益关系是资本-劳动利益关系(吴栋,2002;马艳,2002;潘必胜,2005;刘颖,2006;王辉,2006;刘金祥,2007;沈恒林,2007),劳资关系是劳动关系和谐的核心(姚先国,2005)。这种见解的基本依据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迅速,这些企业是在成本-收益的背景下依托要素市场进行要素配置的。基于此,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权益结构与劳资关系正发生历史性变化:资方的权益明显上升,职工的权益则相对下降,明显的案例是民营企业中“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较差,工资水平低且报酬获取缺乏保障。这种状况源于中国农村中存在“近乎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而言劳动是过剩的,企业中的“工会”组织并没有有效动员和整合职工的力量,这影响了劳动因素的市场谈判能力,导致资本利益对劳动利益的“过度侵蚀”。据此,新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利益关系是资本-劳动关系。

我们认为,上述理解分别抓住了中国当前社会利益体系的特定方面,这显示出新时期利益关系的复杂性特征。就中央-地方利益关系而言,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政府对经济社会的直接控制的范围和程度均将显著缩减,同时宏观调控方式的完善也有利于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找到利益均衡点,因此将中央-政府利益关系作为基本利益关系必须考虑引入时间变量后的动态变化趋势。就国家-个人利益关系而言,作为一个以发展生产力和实现社会和谐正义为宗旨的社会主义大国,国家利益在本质上是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存在国家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系统性偏差,况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政府、企业、居民之间会逐渐形成私人产品市场调节、公共产品政府提供的良性互动机制。就资本-劳动的关系而言,劳资关系的相对变化与“资本短缺、劳动过剩”有关,也与劳动的组织方式和集体行动能力有关,考虑到中国劳动力充裕主要源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而农村劳动力的组织化不仅关系到其在非农行业的利益表达和获取,也关系到在农业领域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那么可以断定劳动-资本利益关系为取决于城市-乡村利益关系。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阶段,13亿人口中有9亿户籍农村人口,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具有历史性、体制性成因,因此,可以认为新时期社会基本利益关系是城市-乡村利益关系,对这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具有全局性意义,它连带着中央-地方利益关系、国家-个人利益关系和资本-劳动利益关系的相应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