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许多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几乎都有这样的论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只有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可能逐步建立起来。这个论断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马克思主义论断,似乎是毋庸置疑的,我过去也是这样认为的。近来,重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感到这个论断并不一定是马克思主义的,也不完全符合实际。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二十七章中指出:“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是在旧形式内对旧形式打开的第一个缺口,虽然它在自己的实际组织中,当然到处再生产出并且必然会再生产现存制度的一切缺点。但是,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在这种工厂内已经扬弃,虽然起初只是在下述形式上被扬弃,即工人作为联合体是他们自己的资本家,也就是说,他们利用生产资料来使他们自己的劳动增殖。这种工厂表明,在物质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形式的一定发展阶段上,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怎样会自然而然地从一种生产方式中发展并形成起来。”[1]马克思这段论述,说明合作工厂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打开的第一个缺口,它表明社会主义经济因素有可能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有一条重要原理,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只有实行了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论断,实际上是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不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是上层建筑的变革引起的,这岂不是上层建筑决定论?如果不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了社会主义经济因素,怎么可能有冲破束缚和阻碍社会主义经济因素成长的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要求,怎么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当然,只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确立、巩固和进一步发展。但是,不能由此而否认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有社会主义经济因素。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证明资本主义社会中已经有了某些社会主义经济因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已经扬弃的合作工厂,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特别在西欧)有所发展。例如荷兰有个合作牛奶公司,是由七千多户农民组织起来的,它的销售市场占全荷兰2/5。资本主义社会的合作经济,当然有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病,但毕竟是一种集体经济,不能简单地把它与资本主义经济划等号。有了这样的合作经济,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就不必在小生产基础上新建集体经济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也有类似情况。现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当然仍属资本主义性质,“无论是转化为股份公司,还是转化为国家财产,都没有消除生产的资本属性”。[2]但是,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其实,社会主义现在已经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窗口中出现,在这个最新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每前进一步的每一重大措施中,社会主义都直接而实际地显现出来了。”[3]
(作者:洪远朋,原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www.daowen.com)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97—49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0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