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发现机会的,往往是快成功,来得快去得也快;
持续专注初心的,往往是慢成功,来得慢走得也慢。
——逸马“万利连锁”
2007年,全国餐饮业的标志性企业全聚德上市了。这个消息震惊了整个餐饮业,但对全聚德进行过细致研究的人知道,全聚德走到上市并非一日之功,期间也经历了数次失败,是这些经验让全聚德找到了传统服务连锁发展的光明之途。
距离上市前两年,也就是2005年,全聚德这个北京老字号正式退出成都市场,这意味着它在成都特许经营的尝试失败了。在此之前,全聚德南京店、深圳店、杭州店、汕头店、广州店已经先后关闭或经营失利,给全聚德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市场上的报道,纷纷给全聚德扣上了“五连败”的帽子。尽管对于这样的报道,全聚德并不太认同,也给出了一些客观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全聚德南下一路遭遇的失败,与它过于追求速度不无关系。
最初,全聚德是想依靠加盟店来实现规模快速扩张。一方面,加盟不需要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发展起来速度也比较快。可当速度提上来后,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比如合作方选择不慎,对南方消费市场研究不到位,经营特色出现动摇,成本控制不太理想等。
意识到这些问题后,全聚德很快就做出了调整:在北京以发展直营连锁为主,以特许连锁为辅。通过把直营企业做强,让其成为全聚德发展特许连锁的根基。在市场布局上,它选取6~8个中心城市建立区域公司,以此为中心,在省会城市重点开发区域直营连锁企业,在地区级城市开发特许连锁企业。
历经了试图通过特许经营快速发展的错误道路后,全聚德把重点转移到了企业内部管理和建立自己的直营门店上。这样的做法,也让它扭转了不利的局面,转败为胜。
接触连锁行业多年,在我看来,要推广特许经营,需要满足几个前提:
第一个前提是“点”,以样板店为核心,占领所处商圈和所在城市,让公众认识企业。(www.daowen.com)
第二个前提是“线”,特许经营支持体系,营运体系、财务体系、人力体系等。
第四个前提是“模式”,建立在前三者的基础上的盈利模式。
在上述的几个前提中,最为关键的是——“点”,如果没有“点”,就没有线,没有平台,没有模式,连锁复制就变成了一纸空谈。恰恰是考虑到这些,那些连锁业的巨头,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在中国进行特许经营扩张都相当谨慎。
1993年,肯德基才开始尝试在中国进行特许经营,直到今天,它的加盟店在其连锁店中的比例也是很小的。而且,从2000年开始,肯德基在中国的特许经营都采用“不从零开始”的模式,也就是说,肯德基只向加盟投资者出售已经经营成功,确保能够盈利的店,不做只转让品牌的特许经营。
肯德基不想快速发展吗?当然想。但是,它更怕掉进速度陷阱。
在肯德基看来,现阶段中国市场采用“不从零开始”的特许经营,是最保险的选择。因为它能够有效地保证加盟者尽快融入肯德基标准的管理系统,减免了加盟者自行选址、开店、招募、训练和管理员工等繁杂的工作程序。我们都知道,选址直接关乎着开店的成败,如果加盟者直接从肯德基手里接过一家盈利的店,经营风险会降低很多,而肯德基的失败风险也会随着降低。
自从1999年肯德基开始向中国市场公开加盟特许经营的申请条件以来,肯德基中国总部每天都要接到许多咨询电话和要求加盟的信函,可它对加盟者的审核条件非常严格:加盟者必须拥有100万美元或800万元人民币作为加盟及店面装修、设备引进等费用,且还要具备经营餐饮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方面的背景和实际经验。
即便是转让经营成功的店,肯德基也是很小心谨慎的,它考虑到大城市的餐饮业竞争激烈,就把目标放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小型城市。在中国数量庞大的特许经营品牌中,肯德基“不从零开始”的特许经营算得上是最稳健、整体效果最好的。这样的模式,既保证了肯德基的加盟商低风险盈利,也让肯德基实现了低风险品牌扩张。
通过了解肯德基在我国的特许经营模式,我们的连锁企业也当有所警醒。虽说规模扩张是目标,但在追求目标的路上还是要谨慎再谨慎,不能因为盲目地追求速度,而在扩张过程中“走样”,若真如此,那就得不偿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