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的设计应适应人性,而非违背人性;
管理表面上是管事,实际上是理人。
——逸马“万利连锁”
本土连锁企业的经营者,有不少都经历过这样的困局:开五家店的时候赚钱,眼见着发展势头不错,就扩张到了十家店。结果,好势头一去不复返,店开得多了,反倒赔钱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随着门店数量的增加,人才、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店长和门店经营团队人才不足,跟不上门店的扩张速度。这必然导致沟通效率低下,监管成本过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动力不足。平庸的员工就在店里混日子,优秀的员工看不到前景,通常就会另寻他路,或者自立门户。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每家店浪费10元钱,100家店就要浪费1000元钱。10家门店考验的是老板的经营智慧,而100家店考验的则是老板的治理智慧。怎样才能够聚集更多优秀的经营人才呢?怎样才能驱动门店不断创新,激励店长把门店当成自己的门店来经营?
答案就是三个字:合伙制。
有人做过形象的比喻,说雇佣制是火车,合伙制是动车。传统的火车自然要靠车头带,车头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速度就会比较慢;动车不同,它多采用动力分散技术,列车各个车厢上的发动机或电动机都能够提供动力,每一节都能保证足够的力量,所以它的速度就很快。(www.daowen.com)
影响连锁企业发展扩张的因素有很多,如战略定位、经营模式,再如产品服务体系,但这些都不是最核心的,这些因素背后的核心其实是人才。连锁经营连锁的不只是店,更是人。只做事,不找人,只解决经营问题;不构建人才土壤,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修剪枝叶,没有牢固的根基。到最后,又是老板一个人迎头奋战,员工则处于似有似无的状态。
是老板一个人的力量大,还是全体合伙人的力量大?是老板一个人的点子多,还是集思广益来得更有创造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心中都有答案。
过去的模式是资本雇佣人本,人本为资本打工,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当人本与资本不平等时,自然就会形成博弈。博弈的结果,肯定是内耗。就算你的产品不错,商业模式也很好,内耗的存在也会削弱它们的力量。
只有资本归资本,人本归人本,不试图绑架彼此,而是要成就彼此,这样的模式才能产生更大的创造力,实现1+1>2的结果。
建立合伙人制度,一是对人才价值和付出的认可,给予人才合理的回报;二是有效地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将企业经营行为下放给合伙人团队,从而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通过企业组织形态、经营形态的转变,可以实现从产品、服务型企业,走向平台型企业。
那么,连锁企业该如何实施并完善合伙人机制的设计呢?接下来,我们结合几个真实的成功案例,对几种合伙人制度进行详细分析,以供连锁经营者参考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