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在心智时代,拥有粉丝就是拥有天下

在心智时代,拥有粉丝就是拥有天下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全网时代,有粉丝就意味着有资源,哪怕是默默无闻的个体,只要粉丝够多,也能拥有超强的影响力。他所谓的FP,就是指粉丝创造。把粉丝变成消费者不是本事,把消费者变成粉丝才是能耐。粉丝具有经济价值、传播价值和影响力,绝对不容忽视。没有用户,就不可能有粉丝,更谈不上粉丝经济。毕竟,粉丝都是因吸引而关注,因喜欢而追随。其五,集合粉丝,进行社群化运营。社群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自我运作,但粉丝经济不会。

在心智时代,拥有粉丝就是拥有天下

站在企业的角度,有行业的区分;

站在客户的角度,没有行业的分别。

——逸马“万利连锁”

粉丝,是一群特殊的用户,强烈关注着某一产品或是IP,不只是渴望了解,还可能成为潜在的消费者。在全网时代,有粉丝就意味着有资源,哪怕是默默无闻的个体,只要粉丝够多,也能拥有超强的影响力。

掌上纵横董事长刘仕儒曾说:“2016年是FP元年,移动互联网的重大机遇就是社群经济和粉丝经济。”他所谓的FP,就是指粉丝创造(Fans Property)。他说:“IP是粉丝造就的,背后有一批对IP充满情感文化和消费认同的人群,所以IP的不断演进是粉丝群体对IP的不断迭代和推动。”

粉丝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呢?网上盛传过这样一段描述:有100个粉丝,你就是本校园读物;有1000个粉丝,你就相当于一个公告栏;如果你的粉丝超过了1万个,你就是一本时尚杂志;如果超过了10万个,你就是一份生活都市报;如果超过了100万个,恭喜你,你已经晋升为全国性报纸了;超过了1000万个,你就相当于知名电视台了。

小米手机的成功,就是粉丝经济的一个热点案例。2012年,小米集团对外宣布公司销售额达到126亿人民币。一家2010年成立的公司,摇身一变,成了百亿元俱乐部会员,确实令人震惊。这样的成绩背后,实则是数量庞大而又活跃的“米粉”。借助粉丝的优势,小米又推出了小米盒子、小米充电宝等系类产品,获得了很好的收益和知名度。

这充分说明,优质的IP背后都有庞大的粉丝群,而庞大的粉丝群往往也能促生IP延展。把粉丝变成消费者不是本事,把消费者变成粉丝才是能耐。粉丝具有经济价值、传播价值和影响力,绝对不容忽视。谁能拥有并锁定更多的消费者,并将其变成粉丝,谁就能够成为赢家。

粉丝经济不是散乱无章的,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由用户、理念、产品、信息和社群五个系统构成的“五角形”。这几个系统遵照着一个原则:从粉丝中来,到粉丝中去,始于精准化用户,终于组织化社群,以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为导向,以产品和内容为服务载体,以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为沟通方式,相互支撑协作。(www.daowen.com)

其一,我们要说说用户。没有用户,就不可能有粉丝,更谈不上粉丝经济。任何一个IP的发展,都是以用户为中心,尽可能多地了解用户,精准定义自己的用户,越聚焦越好,切不能抱着讨好所有人的想法。

有句话说得好:让爱你的人更爱你,让恨你的人更恨你。经常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渴望什么样的产品,获得什么样的体验?

其二,无论什么样的IP,它最终都会有一个理念,即核心的价值观。打造IP、建立粉丝社团,一定要展示出自己的独特个性,主动分享,用理念去感召那些有情感共鸣、志同道合的人。毕竟,粉丝都是因吸引而关注,因喜欢而追随。

其三,要把产品做到极致,确保它是用户真正想要的,至关重要。所有的爆款IP,一定都是紧紧围绕着用户的痛点,让他们感觉这个东西离自己很近,能触动内心。

其四,借助新媒体的各大平台,向用户传递信息,与用户及时高效地进行沟通交流。

其五,集合粉丝,进行社群化运营。社群和粉丝的主要区别在于,社群是一个两两相交的网状关系,重点是用户满足和服务用户,而粉丝经济是以某个点为中心,所有人都围绕着这个中心的明星式经济。社群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自我运作,但粉丝经济不会。

无论是社群还是粉丝,没有谁更好之说,无非就是侧重点不同。

做粉丝经济对创始人要求很高,做社群经济考验的是长期的运营能力。若能集合粉丝,进行社群化运营,围绕着爆款IP开发衍生品,实现产业化,把关系转化成价值,和粉丝建立起品牌认同,是再好不过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