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翻译的过程中注重双方文化观念的不同,避免菜名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因素与西方人所秉持的文化因素发生冲突。举例来说,中国人在为菜品起名时,常会将菜品的形状与动物联系起来,在菜名中加入动物名。这在中国人眼中是能让菜名变得更加有趣的一种修辞,但西方人却无法接受和理解这种举动。曾经有位西方游客到中国的餐馆用餐,看到菜单上印着“红烧狮子头”这个名称,顿时惊骇莫名,还以为餐馆的老板在背地里进行猎杀动物的不法行为,店家多番解释后才终于释然。不难想见,受这一误解的影响,外国游客的用餐体验一定不愉快,其日后重回这家餐馆用餐的可能性也会因此而大大下降。故此在翻译的时候,翻译者应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误解的情况出现。
第二,要酌情传播菜名中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饮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菜名中包含的文化特色更容易吸引那些对中国友好且对中国文化备感兴趣的人,因此为了促进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翻译者应在翻译过程中酌情对菜名中包含的部分文化因素进行讲解。需要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保证自己所强调的文化内涵不和西方人的文化观念产生冲突,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第三,在翻译的时候,翻译人员可以适当地省略一些文化意象方面的内容,转而向西方食客介绍食物的用料及烹饪手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菜名传递菜品信息、刺激消费者消费欲望的功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只有那些精研中国文化或在中国旅居了很长时间的外籍中国通才能真正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象,大部分西方食客只是因为工作计划和旅行计划短暂地居住在中国,以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即便翻译者将菜名中隐含的文化意象进行解释,也很难避免他们对菜名产生误解。因此倘若需要翻译的菜名涉及相对而言较为深奥的文化意象,那么翻译者最好的做法便是放弃翻译文化意象,转而通过翻译向外国食客介绍菜品的做法以及所用食材,让他们能真正选择出自己喜爱的食物。(www.daowen.com)
第四,保证菜名的简洁性。如果菜名过长食客很容易就会失去用餐的兴趣,故而在翻译中国菜名的时候,翻译者要在保证其达意功能的同时,对其表现形式做适当的调整,从而保证菜名的简洁性和吸引力。
第五,在翻译菜名组成成分的时候,遵循一定的翻译顺序。中西方阅读者的阅读习惯有很大的差异,如果翻译者在翻译菜名的时候完全按照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行事,则翻译出来的内容必然会给西方游客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翻译的时候,翻译者要根据西方人的阅读习惯重新组合菜名的各个部分。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中国菜名的组成部分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对中文菜名进行重新排列的顺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说,有一些中文菜名是由菜品的原料组成的,其中没有什么文化内涵式的东西,也不包含烹饪方式等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者应使用菜品主料+with+菜品配料,例如“西红柿鸡蛋”这道菜,根据翻译原则应当翻译成scrambled eggswith tomatoes。如果中文菜名中既包含有做这道菜的食材,还包括制作这道菜的方式,则菜名的撰写者应当将食材的处理方式放在最前面,而后再在其中加入这道菜所用的食材。举例来说,如果需要翻译的菜名是“青椒炒肉”,则翻译者应将其翻译成fried shredded pork with green peppers。如果需要翻译者翻译的菜名是由烹饪方式、烹饪材料以及食材的形状组成的,则翻译者可以在不调整顺序的情况下对菜名进行直译,比如“凉拌土豆丝”可以被翻译成cold mixed potato shred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