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功能翻译理论与传统翻译理论的异同点

功能翻译理论与传统翻译理论的异同点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了解了备受西方翻译家们认可的传统翻译规范,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中国传统的翻译规范。根据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结果,我们将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翻译界人士所秉持的翻译理念称为传统翻译观念,将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翻译界人士所秉持的翻译理念称为现代翻译理念。

功能翻译理论与传统翻译理论的异同点

翻译活动既和其他实践活动有相似之处,又有其他实践活动所不具备的特点。只有充分了解翻译活动与其他实践活动的共性和差异,从事该活动的人才能通过该活动达成自己期望达成的目标,因此历代翻译理论家和职业翻译人都对翻译活动的特性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人们孜孜不倦地探讨翻译这种活动的本质、特殊性、实现手段以及功能,然而,由于翻译实践中包含有许多复杂的现象,因此没有人可以用几句话概括性地对翻译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也没有人能轻易得出获得所有人认可的、与翻译实践相关的结论。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知道自己得出的与翻译实践相关的理论很可能没有办法完全概括翻译这种实践活动的特质,但是人们仍然在不断地对那些与翻译实践有关的内容进行阐述和总结,且他们用来阐述、总结翻译活动的翻译理论有很大的差别,人们将之称为传统翻译理论及功能翻译理论。现阶段,这两种翻译理论都在翻译理论界占据着一席之地,因此,翻译者要充分了解传统翻译理论与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活动的解释,明确双方的异同点,以便自己能在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翻译理论。为了帮助大家实现这个目标,笔者将从译文组织构架的规范、语言的形象以及翻译和文学的关系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传统翻译理念和功能翻译理念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希望能对大家提供些微的指导与帮助。

(一)传统翻译理论与功能翻译理论在译文规范性上的不同

相关资料显示,秉持着传统翻译观念的翻译界人士人为地对进行翻译实践的有效策略以及译后文本的理想状态做出了规定,将一个完整的翻译过程割裂成直译部分和意译部分。这虽然为初出茅庐的翻译者提供了翻译指导,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翻译思路,使他们的翻译思路和翻译实践变得过于僵化。了解了译文规范对翻译实践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西方及我国影响力比较大的译文规范。在西方实用性较强的译文规范当数西奥多·萨瓦里提出的六条译文规范,这六条译文规范包括:第一,翻译者在翻译某一文章时,必须保证译文中的词语与原文中的词语相一致。第二,译文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应当与原文中蕴含的思想内涵保持一致。第三,翻译者翻译出来的文章既要带给读者与原文阅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又要呈现出译文独有的风格。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译文风格实际上指的是符合目的语读者审美观念的阅读体验。第四,在翻译某一篇文章时,翻译者要重点了解本文章诞生的时代背景,并且充分考虑到译文阅读者所在时代对译文的阅读需求,使得译文身上既有与原文一致的时代烙印,又表现出与自己问世的时代相一致的时代特征。第五,为了获得更好的翻译效果,翻译者创作译文时,可以对原文中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但是为了保证译文忠实于原文,翻译者绝对不能删减原文中具有的可能会影响译文与原文匹配程度的内容。第六,如果需要翻译的内容是诗歌,那么译者既可以将之翻译成诗歌形式又可以将之翻译成散文的形式,但不可以将之翻译成这两种翻译形式之外的文本形式。

了解了备受西方翻译家们认可的传统翻译规范,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中国传统的翻译规范。根据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结果,我们将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翻译界人士所秉持的翻译理念称为传统翻译观念,将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翻译界人士所秉持的翻译理念称为现代翻译理念。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译界所认可、秉持的翻译理念实际上是严复提出的翻译规则“信、达、雅”,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信、达、雅”这一翻译理念自问世以来就被人们视为翻译圭臬,但由于这一翻译理论的提出者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因此“信、达、雅”这一翻译规范实际上脱胎于中国封建士大夫对文学审美及文学功能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除了我们强调的这两条翻译理论之外,通过自然科学论证,打造出的公正、客观反映出各翻译因素关系的科学翻译理论也是曾备受翻译者推崇的传统翻译理论之一。这种传统翻译理论观念的不足表现在,如果人们都使用这一所谓的科学翻译观念进行翻译实践,则翻译实践这一原本开放的、带有明显文化特质的活动将会因此而变得僵化和单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语言学派的翻译者们就是因为受到这种僵化的翻译理论的指导陷入了困境。具体来说,由于受到翻译科学性准则的要求,语言学派的翻译者将语言的组成要素划分到了极为细致的地步,并要求翻译者保证译文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和原文中的对应元素实现对等,这不仅无益于翻译效果的优化,还给翻译者增加了许多额外的工作负担。

而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指出,与翻译活动相关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必然要受到与之相关的、语言体系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翻译人员利用其他语言来转换被翻译语言中的语法因素,则被翻译文本的完整性就会遭到破坏,被翻译文本中所包含的美学因素和文本意境也会因此而遭到破坏。这显然不符合翻译委托人对翻译实践做出的期许,因此在翻译的时候,翻译人员不能盲目地追求对等,而要充分考虑不同被翻译文本中蕴含的独特文化因素的保留。在保证译文信息与原文信息一致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中蕴含的美学因素及文化基因,这就是功能翻译理论影响下的现代化翻译观念,与西方语言学派秉持的传统翻译研究观念相比,这种翻译理念更符合时代及翻译实践对翻译观念的要求。

(二)传统翻译理论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待语言形象性的不同(www.daowen.com)

社会尚未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模式之前,翻译一直是人们传递新的文学因素、为文学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的一种活动,而立志为本国文学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的一直都是那些学贯中西的文学家及文学评论家,他们是翻译活动发展早期的主要参与者。理所应当地,他们也是最早对翻译这一活动的性质以及翻译手段进行定义的人。然而,这些文学家及文学评论家并不是专业的翻译研究人员,且他们都具备文学创作者群体所具备的一个共同特点:具有浓厚的文学情怀,习惯用诗一般形象化的语言来阐述翻译这一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与之相适应的文学手段。举例来说,有些兼任翻译工作的文学家将翻译者比作应声虫和传话筒,将翻译的过程形容成一个将自己嚼过的饭菜喂给别人的过程,这些对于翻译性质及作用的描述充分展示了传统翻译观念在语言描述上所具备的形象性特点。需要强调的是,这种以翻译实践为对象的形象化描述不仅是兼职翻译工作的文学家对翻译的定义,更是他们文学理想及语言观念的载体,在他们所处的那个内忧外患、不得不辩证性地吸收西学文化精髓的时代,他们对自身翻译观念的这种形象化描述不仅促进了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还为社会的优化改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不过任何一种事物或现象都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翻译也不例外。20世纪20年代初期,一大批文学创作者将自己的精力用在翻译工作上,自行创作文学作品的热情有所下降,导致市面上有许多从西方翻译过来的译著,却很少有作家们自己创作的著作问世。

20世纪30年代初期,文学家茅盾再次提到了郭沫若针对翻译工作提出的“媒婆论”,但是他并不认同郭沫若提出的这一贬低翻译价值的做法,而是从自己的角度对翻译工作进行阐述。他提出,翻译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以别人的著作为蓝本打造一本精妙绝伦的著作远比自己创作一本好的作品要困难得多。事实上在当时的文艺界,这种以翻译为主题的纷争并不在少数,且只在文学修养深厚的文学家们之间发生。这些文学家通过大量的比喻来驳斥其他人提出的、自己并不认同的翻译观念,例如林语堂在自己的文章中对鲁迅的直译行为进行批判,称他的译本中满是“西崽”的口吻,这类比喻式的翻译批判虽然能满足一般民众的阅读需求却不够客观严谨,没有办法切中翻译的根本特征。这是传统的、以形象化语言来表明的翻译理论所具备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后,翻译从语言学的构成部分转变成为一种独立的学科,翻译研究也因此从翻译实践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强调科学性与逻辑性的研究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以形象的比喻对翻译活动及翻译实践进行评判的行为已经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也是现代翻译理论与传统翻译理论的一个明显区别。

众所周知,翻译活动所具备的文学性使得翻译活动成为一项极具创造性的活动,成为翻译人员文学创作能力及审美观念的重要体现。在20世纪的一众知名作家中,茅盾对这一点的认识尤为透彻,在他看来,将被翻译原文刻画出的精神世界完整地呈现到译文阅读者的眼前是文学翻译工作者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虽然文学翻译并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工作,但文学翻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时,仍须对其进行恰当的艺术创作。诗人郭沫若和茅盾的看法大致相同,他提出“融诗说”,强调从事翻译活动的人在翻译某一作品之前,必须先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以及作者寄托在文章中的情感,在和译文原作者产生共鸣的前提下,对需要翻译的作品进行创作性的翻译。

除了中国的翻译家之外,国外也有许多翻译家强调翻译的创造性和艺术性。比如法国翻译家丹谢尔就曾提出,翻译并不是一项机械重复的工作,而是一项需要灵感和创造性思维的工作。如果将需要翻译者翻译的作品比喻成一项已经完成的画作,那么翻译绝对不是对这幅画的简单复制,翻译者只需要保证自己描摹的作品在线条、比例这几个方面与原作一致就可以,其余的不必拘泥于原作品的情况。对于高水平的翻译师来说,在此基础上对原作进行灵活创作,使其在精神内涵上无限靠近于原作既是可行之事又是必行之事。因为只有这样做,翻译者才能实现自己的翻译目标,创造出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译著来。这一说法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中国的传统翻译理念还是西方的传统翻译理念,都非常重视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这虽然保证了译作的可读性及观赏性,但是事实已经证明,如果翻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实践的过程中过分强调翻译的艺术性,那么翻译者们翻译出来的作品很有可能丢失原文中携带的特殊文化因子,并因此失去自己的特质。这是翻译者不能接受也不愿意看到的。而盛行于当代的功能翻译理论要求翻译人员在保证译文信息与原文信息一致的同时,保证译文的文体风格与原文相一致,使得译文能够真正承担起沟通两种不同文化的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在翻译规范性的角度看,传统的翻译规范虽然对人们的翻译实践产生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却限制了人们翻译思维和翻译实践的创新,使他们的翻译实践变得更为僵化。从语言的形象性来看,传统的、与翻译实践有关的论断都是比喻式的,这种比喻式的形象化论断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学特性,但同时也带有极强的主观随意性,不能做为普适性的翻译理论被他人遵循;而现代化的翻译理论是在翻译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后出现的,是翻译研究者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之后得出的具有科学性的严谨结论,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翻译活动。从文学性的角度看,传统的翻译理念过分看重译文的文学特质,以至于译文不能像人们所需要的那样,反映原文承载的独特文化信息;而功能翻译理论这一现代化的翻译理论可以在保持译文文学性以及保证被翻译原文特有文化因素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让被翻译的著作能通过翻译这一手段在另一种全新的语言环境中存在。通过这三方面的区别我们不难看出,与传统的翻译观念相比,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功能翻译理论更适合现阶段的翻译形式,但传统翻译理念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两者各有长短。因此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适当地选择自己需要的翻译理论,切忌一刀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