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这样议论:“动漫日本的好,汉堡包‘麦当劳’的好,饮料‘可口可乐’的好,运动鞋‘耐克’的好。”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走出单纯加工的误区
当读小学的孩子穿上“耐克”鞋激动得晚上睡觉不脱鞋的时候,我内心震颤了。这就是“耐克”品牌无形的掌控力。它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中国孩子的内心深处。而就是这个“耐克”,在全世界连一个工厂都没有,它自己一双鞋都不生产。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年生产90亿双鞋,可是整个中国鞋行业的利润总额却没有一个“耐克”公司高的原因。
我们的生产企业是小草,虽数量众多,但没有高度。任何硬件(厂房、设备等)的高度都是有限的,品牌的高度是可以无限的!
茶叶源自中国,产于中国,可整个中国茶行业的利润总和却没有一个“立顿”红茶大,甚至于已经落后于印度红茶。
中国部分企业处于“加工”环节,本质上只是一个车间而非完整独立的企业!
产业链最低端的加工环节导致利润的最微薄化,而最微薄的利润使得中国企业无法展开产品的创新研发,低档的产品链导致中国企业又不得不滞留在加工环节上。这是一个梦魇般的恶性循环。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弱化,因为世界只有百年的品牌,没有百年的工厂。
外资品牌利用其品牌优势,以极低的采购价格,倒逼中国制造企业屈从于其构建的全球供应链最低端。
中国企业只能获得维持生存的费用,而不是发展的利润!
外国媒体告诫道:“一个国家如果长期过度开发加工而轻视品牌的力量,就会沦为一个被边缘化的车间孤岛!”
在人民币相对美元不断升值并将持续升值的趋势下,我们可以完全断定类似的加工企业不会有太多的竞争力,它必须回归到价值营销上来,这就是品牌建设。
如果说中国企业靠加工跑完了马拉松前半程,那么中国企业靠什么去完成马拉松赛的后半程?
跑马拉松赛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没有人能靠前半程的体力过度消耗能继续领先后半程的比赛。(www.daowen.com)
突破价值链分工的重大陷阱是中国企业下一阶段营销的首要任务!
突破西方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品牌垄断战略
西方企业对中国企业一直在进行三个层面的战略性压制:资源垄断、核心技术垄断和品牌垄断。
1.资源垄断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经济主要利用国内的各种资源,但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我们发现水、电、能源、矿产资源等生产性必需资源越来越紧缺,我们中国不得不从全世界购买各种资源。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全球资源配置”阶段。“一些国家总是企图通过矿产、能源等资源遏制中国。”它们的战略目标是控制中国经济的资源需求,或者使中国的经济发展为资源付出更大成本。
2.核心技术垄断
西方企业通过其领先的技术来遏制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它们的如意算盘是“你们中国人可以生产汽车,但你们生产不了轿车的组装装备!”“你们可以生产玻璃,但你们生产不了玻璃的制造设备。”“你们可以生产牛奶,可你们生产不了牛奶的包装设备”……
中国牛奶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可谁最挣钱呢?既不是“伊利”,也不是“蒙牛”,而是外国的“利乐”!你可以查一下这些企业的年报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中国的乳品企业本质上就是用“利乐”的设备把牛奶装到“利乐”公司卖给我们的包装里,运到市场上卖而已。
通过技术创新来打造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企业未来重要的任务之一。
3.品牌垄断
西方企业期望实现这样的市场局面:“你们中国企业可以生产饮料,未来的中国孩子已经不喝你们生产的饮料了;你们中国人可以生产轿车,但未来的中国人已经不坐你们生产的轿车了;你们中国企业可以生产牙膏,可中国人已经不用你们生产的牙膏了;你们中国企业可以生产洗发水,但未来的中国消费者已经不用你的洗发水了……”
上述这些外国企业无不以建立品牌来获取我们消费者的心。
品牌竞争的是什么?品牌竞争就是一场场获取人心的运动。
获取人心最致命的策略就是占据行业品牌的制高点!一旦占据了品牌制高点,无形的品牌高度就会导致垄断。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这就是无形的品牌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