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景德镇陶瓷传统技艺的传承机制

景德镇陶瓷传统技艺的传承机制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6年6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榜上有名。这个消息意味着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以及产生在这些手工技艺基础之上的人文、传统文化、民俗风情正面临流失和消亡的危险。传承是促进景德镇陶瓷传统技艺长期延续、发展的保证。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在宋代已初步建立。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业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

景德镇陶瓷传统技艺的传承机制

目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全世界共识。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但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落后于它消亡的速度,呈现出岌岌可危的现状,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须保护和传承。

2006年6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榜上有名。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之评审标准第六条第六款: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这个消息意味着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以及产生在这些手工技艺基础之上的人文、传统文化、民俗风情正面临流失和消亡的危险。传承是促进景德镇陶瓷传统技艺长期延续、发展的保证。鉴于此,笔者针对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的传承做出一些具体分析,希望能给景德镇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一)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形成和发展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是与景德镇制瓷历史并存的。据《浮梁县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新平就是景德镇),如此说来,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应当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考古发掘表明,景德镇自五代开始生产瓷器,宋、元两代迅速发展,至明、清时在珠山设御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在宋代已初步建立。瓷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普遍采用拉坯、印坯、利坯、修足、蘸釉、荡釉等技艺制作瓷坯,再采用匣钵仰烧、垫钵覆烧、支圈覆烧等技法进行装烧。到了元代,又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及青花釉下彩绘技术,这为明、清时期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业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这样描述,“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制瓷手工技艺、工艺体系基本完善,采矿、淘洗、制不、练泥、陈腐、拉坯、利坯、画坯、施釉、烧窑、画红、烧炉、选瓷、包装等工序环环紧扣,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各方面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清代,景德镇手工制瓷业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政治、经济的变革,景德镇的陶瓷工厂被组建成了建国瓷厂、红星瓷厂、红旗瓷厂、宇宙瓷厂、东风瓷厂等十大国有瓷厂,随着瓷业国有化和机械化生产的不断发展,景德镇传统的制瓷手工艺虽然得到部分保留与发展,但其中的大部分仍在不断地流失和消亡,亟待抢救和保护。

(二)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关键工序介绍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专业化程度强,行业分工极其细致,最核心的包括拉坯、利坯、画坯、施釉和烧窑等五项工序。

(1)拉坯

拉坯也叫“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阶段,也是器物的雏形制作。它是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旋转着的坯车上,在人的外力的作用下,用轮制成型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手工拉坯既是一种物理过程,同时也包含着造型设计、审美、人机工程学等内容。

手工拉坯操作要点如下:

第一,泥料的含水率一般在25%—26%为宜;第二,收缩率。根据器具的造型和规格以及泥料的干燥收缩率和烧成收缩率计算坯体放大后的尺寸,从粗坯到成品的径向和轴向收缩率为20%—25%;第三,熟能生巧。拉坯成形全凭手法熟练,只有在反复的练习后,才能做到手随心动,拉成各种形状的坯。

(2)利坯

利坯即“修坯”,它是将经过印坯工艺后的粗厚不平、规格不齐的粗坯经过两次旋削,使之厚度适当、表里一致。“圆器尺寸定于模,而光平必资于旋,故有旋坯之作。”《陶说》所称的旋坯即景德镇的利坯。凡用手工拉捏之粗坯或利用石膏模注浆的毛坯,都必须进行利坯,使之符合器形规格厚度要求,并使表面平整光滑。传统的手工利坯技巧,要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不但要懂得原料性能,而且要掌握不同品种器形的部位收缩变化、蓄泥厚薄程度,同时对利坯刀具长、短条刀、板刀,会锉制平整锐利刀锋,会依据器形要求钳校定型的弧度、角度,否则就达不到利坯质量要求。

(3)画坯

画坯是陶瓷装饰的一种,即彩绘。彩绘的历史很久远,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陶器加彩,使用的色料为红色和黑色。以后的各个朝代都有发展:唐代出现了“唐三彩”。元代,“五彩”传到了景德镇。明代,五彩技艺达到了高超的水平。清初,又派生出“粉彩”新品种。清末法国的“洋彩”引进到中国。在此之后,又有许多姊妹彩绘艺术品种应运而生。这不仅使洁白的瓷面呈现出万紫千红的色彩,还创造了形态各异的纹饰,其中许多品种成为祖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陶瓷彩绘又可分为:釉下彩—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等;釉上彩—古彩、粉彩、新彩等。各彩绘门类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技法[3]

(4)施釉

施釉,俗称“刹合坯”,它是在器坯内外涂上一层玻璃质釉,使之光润。釉的材料也叫釉料,釉料实际上是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等的混合物。釉料中所含的金属氧化物在窑内火烧之后会产生不同的颜色,称之为“呈色剂”,釉料中所含的碳酸盐等是助溶剂,它的不同配制可以使釉面呈现不同的质感、流动性、厚度等。涂在陶瓷坯体表面的釉料经过窑炉的加温,釉料渐渐熔融,并发生化学和分子结构的变化。当温度下降时,陶瓷器的表面就像着了一层玻璃质层,陶瓷的面貌也为此焕然一新。釉不仅是陶瓷表面漂亮的装饰层,也是陶瓷坯体的保护层;而且对陶瓷器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当然它还使陶瓷便于清洗,不被灰尘污染。

施釉的技巧包括了“选用什么釉”以及“用哪种方法施釉”这样两个问题。因为不同的釉,不仅颜色各有区别,还有厚与薄、透明与乳油、有光与亚光之分。相同造型的陶艺,如果施用的釉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完全不同。加之要考虑釉和胎泥的收缩性、烧成温度是否相符,选用什么釉是很有挑战性的,必须具有丰富的工艺知识和工艺经验才能正确用釉。同时,采用不同的施釉方法也很关键,不同的施釉方法,有的使釉呈现匀净、光洁的效果,有的使釉富于变化和流动感,其方法有蘸、浇、吹、荡、涂等[4]

(5)烧窑(www.daowen.com)

陶瓷是火与土的艺术,火土致济,瓷器乃成。本文所讲的烧窑技艺针对的是传统的景德镇柴窑。烧窑是陶瓷制造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成形施釉后的半成品,必须经过高温烧成才能获得陶瓷所应具有的理化力学性能和使用价值。坯体在烧成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只有掌握这些变化的规律,才能准确地选择窑位,确定装烧工艺。装烧工艺包括装窑工艺和烧窑工艺。根据镇窑结构、温度气氛分布、坯釉料配方及其对稳定气氛的要求安排装窑。窑位、钵柱排列方式包括相对排列、交错排列及排列密度、装坯密度、钵柱底部的空匣数、钵柱顶部距离窑顶空隙大小等属于装窑工艺。投柴量、投柴持续时间、火坑清灰、火坑泼水、何时烧湿柴、一次空气及二次空气量、空气过剩系数、一氧化碳含量、目测窑温、吐痰测温、冷却制度、开窑门时间及方式等属于烧成工艺。

镇窑用松柴或搓柴为燃料,火焰清净,不含硫磺,对瓷器呈色有利,同时适应颜色釉、青花、青花玲珑等多种品种的烧成,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镇窑烧制的产品在国际上视为珍品,享有盛誉。

(三)多渠道保护手工制瓷技艺,为传承打开一片天地

(1)“以遗养遗”帮助传承人传承技艺,收徒习艺。针对之前出现的大量瓷工下岗,技艺断层现象。现存老艺人需要可以操持手艺的场所,更需要能实际生产又能收徒的场所,景德镇文化局和民营企业家武平进行合作,引资对古窑民俗博览区进行保护和利用,建立了手工制瓷生产线,既解决了经费问题又发展和继承了物质和非物质双重遗产。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在解决自身保护经费的同时,通过建设2013年成为了全国唯一的陶瓷文化主题5A级旅游景区,拥有20多位手工制瓷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古窑区通过传承手工制瓷技艺、维护明清建筑文化遗迹,再现了传统瓷器行业的繁荣景象。

不仅成功复烧了龙窑、馒头窑、镇窑等古代瓷窑,而且还成立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保护传承基地。既保护利用了非物质文化,活态传承了手工技艺,同时把文化旅游产业搞得有声有色。

目前景德镇除古窑民俗博览区外,还有佳洋陶瓷有限公司、镇尚三宝大件生产基地两处手工制瓷生产基地。景德镇应设立多家传习所,采取“以遗养遗”、公私合营方式,给传承人一个可以生产、传承的场所,同时又能带动传承人的收入和景德镇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2)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青黄不接,传承人数量稀少,归根到底还是工作辛苦、收入不高、生活保障低等原因。从保护工作的特点来看,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是国家政策指导加上资金投入多、资金筹集渠道多、传承人福利保障大、公民参与性强、保护传统文化的教育早已进入了学校的课堂的多维度保护。而我国的特点正好相反,国家政策法规跟不上保护工作的实施、国家对保护资金投入少、给传承人的生活福利少,资金筹集的渠道也有限,保护资金短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严重不足,保护的专业人员和传习人短缺、公众的保护意识淡薄[5]

针对这种情况,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需从政府、社会、学校多维度进行,一方面可在保护现有传承人的基础上,帮助传承人寻找生产性场所,通过生产经营、文化旅游事业等途径,提升该行业的收入和社会认可度,扩大传承人队伍。另一方面可宣传普及非遗文化,在社会和学校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非物质文化融入大众生活,促使传承非物质文化变成民众生活爱好与追求,同时也为参与这个行业的人打下文化基础。最后,建议政府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引导全社会提高陶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推动形成科学有效的陶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把瓷业技艺传承的范围扩大,不仅局限于民间艺人、景德镇陶瓷学院部门专业,还可以过渡到景德镇中小学的普及教育,充分把像博物馆似的传承教育,变为像图书馆似的普及教育,成为真正的民间文化,还原瓷城原有文化生态。

(3)建议加大对历史街区传承人(居民)的保护,作为景德镇特色瓷窑文化与历史文脉的主要体现,景德镇历史街区正逐渐丧失其特有的活力,如上文中出现的景德镇六大历史街区,渐渐变成了城市中的夹缝生存区,不再是城市吸引力的主体。重建后的街区死气沉沉,连本市居民都少有问津。这样的街区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同时也失去了街区特有的历史韵味与风貌。历史街区中的文脉、价值、风貌等价值因素从本质上看是由居住其中的传承人们所承载的,因此在保护和更新历史街区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与需求,多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和看法,协调居民利益与更新改造的矛盾。只有当地居民的利益得到满足,人们才能继续生活在街区中,才能使得历史街区的价值不断延续下去,才能保住这些珍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建议政府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社会大众更加重视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时提高景德镇非遗在全世界的地位。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烧造技艺等己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更加丰富的瓷业习俗、瓷乐表演、瓷业祭祀等,都可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由国家推选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景德镇的瓷业品牌和知名度,为非物质文化传承提供条件和土壤,扩大传承的范围,进一步保障传承环境

(5)坚持景德镇陶瓷“道·技·器”相结合的传承方法。

对景德镇陶瓷传统制作技艺实践模式的关注,源于笔者在研究传承内容及教育传承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而引发的思考。

第一个问题是传承的内容。在当代景德镇陶瓷传统技艺的传承中,传承群体往往只关注技术本身,但其实技艺传承的内容由“道·技·器”三个部分构成:“道”是传统技艺的本质特征;“技”是传统技艺的实践途径;“器”是传统技艺的物质载体。三者之间形成有机整体,割裂整体的研究与实践,违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初衷。

第二个问题是教育传承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育传承将在传承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景德镇陶瓷传统技艺若想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在当代有序传承,就必须借助教育的平台,培养人才。但是目前的高校教育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现在教育传承的思维模式是建立在西方科技理性主义的基础上,而这种思维方式与传统技艺所需要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第三个问题是景德镇陶瓷技艺的流变性。流变性是指技艺不断发展创新的特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制作技艺中,特别是存在于非偏远地区的技艺,流变性是它区别于其他门类重要特征之一。从客观上讲,流变性是技艺的内在发展规律决定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制作技艺的存在是“经世致用”。技艺往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一定会影响到某些技艺流程的改变。另一方面技艺的生产往往与工具密切相连,工具的改良与科技的进步,一定会体现在技艺的生产之中。如一些学者认为研究传统技艺的发展史,从侧面反映出了整个中国传统的科技史,就是基于这样的考量。随着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这种发展对技艺的影响是直接,巨大的。那么如何使传统技艺“活在当下”,有序传承,使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转化为创新的力量,就需要深入理解传统技艺独特的结构范式与实践体系——“道·技·器”,而不是仅仅集中在传统制作技艺的本身,造成传承的碎片化与保护的误读。

景德镇陶瓷传统制作技艺的“道·技·器”作为一个整体的传承系统,对当代技艺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是它对传承主体的作用:对于传承者与被传承者,正确理解传统制作技艺的实践模式,是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序传承的基础。一方面传承人在传承的过程中,对技艺的传承更加全面与完整;另一方面被传承者对传统技艺更加容易理解与接受。实质上,在当代景德镇瓷业的传承中,这种对传统技艺精髓的理解已经自觉与不自觉地运用到了行业生产当中。当代景德镇瓷器行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借鉴科技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创新,但是,最高的审美理想依然保持着“天人合一”的自然窑变。在技术上,特别是景德镇陶瓷业的领军企业,一直秉承宋代官窑景德镇陶瓷制作时精益求精的制作标准,严格把握工艺中的每一个环节、残品,次品都当场销毁,决不进入流通领域。在造型上,越来越多的景德镇陶瓷艺人都是从传统经典中寻求灵感,或钟爱经典器型,或创新的源泉从传统器型而来。这种对“道·技·器”当代的诠释与运用,在得到市场认可的同时,也为传承传统技艺奠定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其次是它对保护主体的作用:对于保护主体的政府,建立正确科学的保护意识,制定有效的保护政策,是当代非物质文化保护发展的保障。政府职能部门只有了解传统制作技艺自身传承与发展的内在规律,顺应其规律的保护才是初衷与目的。如蓬勃发展的教育传承,各地兴建的传习所等,保护的初衷是好的,但从传承的效果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是因为政府忽略了技艺的传习是一个整体,只保护技艺的工艺环节是远远不够的,这会脱离了传统技艺的思维方式与文化背景和器物所呈现隐性知识的直观表达。

因此,整体性保护不仅仅适用于整个大的文化空间与场域,也适应于传统技艺传承内容本身。传统技艺传承的内容是物质与非物质的存在形式,显性与隐性的知识结构结合而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对传统技艺传承内容整体全面的把握对当代传统技艺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