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应急理论的出现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此后,预警应急理论在企业管理、金融管理、灾害处置、信息安全等领域应用广泛,逐渐成熟,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应用还比较少,较为成熟的系统性知识产权预警应急理论还未形成。
因此,对于知识产权预警应急理论的研究,必须借鉴预警应急理论在其他领域研究的成果。
从词义上讲,应急即应付急需、应付紧急情况之意,因此,应急管理一般与危机管理、风险管理意指大致相同。德国学者莱特纳(1915)在《企业危险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危险管理”一词,“风险管理”一词最早出现于1956年加拉格尔的调查报告《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的新阶段》,认为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步骤是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决策、执行决策以及对实施效果的评估。史蒂文·芬克(1986)的《危机管理:为不可预见危机做计划》,是一部较早为危机管理建立系统分析框架的研究专著,认为危机管理是企业更能掌握自己前途的一门艺术。芬克借用医学名词形象地将危机划分为四个阶段:征兆期、发作期、延续期、痊愈期。
可见,应急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是把应急理解为与预警无关的一个概念,这是一种危机的事后处置;第二是把应急理解为与预警有关的一个概念,这是一种危机的事前处置。比较两种对于应急的理解,第二种对于应急的理解,增强了应对危机的主动性,使得危机处理的规范性增强,降低了危机造成的损失。随着人们对应急的第二种理解逐渐增多,愈来愈凸显了预警这一理念。(www.daowen.com)
“预警”一词在《辞海》上有警告的意思,有事先警告、提醒被告人注意和警惕之意。预警一词的大量使用源于军事,它是指通过预警飞机、预警雷达、预警卫星等工具来提前发现、分析和判断敌人的进攻信号,并把这种进攻信号的威胁程度报告给指挥部门,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此后,军事预警得到推广,一般的,在某一领域形成预警机制,关键是要建立一个符合目标的预警系统,并使之有效运转,预警机制的目标是对未来的不安全状态做出警报,预测危险发生与减少损失,它可以与拓展了的应急概念互相重合,因此,预警机制也常常被称作预警应急机制。
预警应急机制的构建以现代系统论、信息论等理论为基础,涉及预警目标的确立,风险的识别与测量,风险的发布,机制工作流程,机制运作的资金、组织、人员等相关因素的支撑等方面。参照金融预警机制的概念,笔者认为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主要指各种反映知识产权风险的警情、警源及变动趋势的组织形式、指标体系和预测方法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以知识产权统计资料为依据,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