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7.7
A公司需要1000万元建造厂房,除了自有资金400万元,另外在2011年1月1日向银行借入3年的长期借款600万元,利率7%。厂房从2011年1月初开始建造,历时2年,2012年12月底完工。
为了构建固定资产而产生的借款利息费用可以划为资本性支出,计入固定资产价值,随着固定资产进行折旧。
在案例7.7中,只有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利息费可以进行资本化:600万元×7%×2年=84万元,与1000万元建造费用一起构成固定资产1084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第三年产生的利息费用,则费用化,第三年的利息42万元,计入财务费用,而财务费用是当期就算作公司的费用。
案例7.8
B公司是一个高科技企业。2012年花费500万元研发一种新型手机。会计人员认为在研究阶段花费为100万元,在开发阶段花费为400万元。
“研发”在词典中是一个词,在会计准则里把研发分成两个阶段——“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在会计上的主要的区别在于研究阶段是作为“费用化”处理,而开发阶段是作为“资本化”处理。
可是研究和开发到底有什么区别?应该如何划分呢?
◆目标不同:研究阶段一般目标不具体、不具有针对性;而开发阶段多是针对具体目标、产品、工艺等。
◆对象不同:研究阶段一般很难具体化到特定项目上;而开发阶段往往形成对象化的成果。
◆风险不同:研究阶段的成功概率很难判断,一般成功率很低,风险比较大;而开发阶段的成功率较高、风险相对较小。(www.daowen.com)
◆结果不同:研究阶段的结果多是研究报告等基础性成果;而开发阶段的结果则多是具体的新技术、新产品等。
从上面的几点不同可以看出,研究不一定能够产生结果,不符合资本化的条件“在未来为企业带来益处”,所以应该费用化处理;而开发阶段比较接近成功,会有新技术、新产品等产出物,符合资本化的条件,把支出与未来的收益进行配比,能比较准确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不过,难以否认的是,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企业很有可能通过人为划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来进行利润调整或者避税。
案例7.9
C公司花费了55万元进行设备的大修,设备的原值是100万元,预计可以使设备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
在财务的概念里,大修并不是普通的概念。大修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①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②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2年以上。
案例7.9中的大修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属于财务意义上的大修。大修是可以进行资本化处理的,大修费用不必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可以摊入后面的受益期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