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已经在尝试或学者们建议尝试的在原先纵向一体化的自然垄断产业中引入竞争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自由进入的纵向一体化模式;纵向分割模式;横向分割模式;网运分离模式;数网竞争模式[2]。
1.自由进入的纵向一体化模式
原来的垄断厂商仍然经营原有的纵向一体化业务,但在竞争性的领域允许竞争者进入。这是最保守的改革形式,它是在保留了在位垄断厂商纵向一体化不变的条件下,引入了新的厂商。英国政府就在没有分离在位的垄断企业——英国电信公司——的条件下,引入了新的竞争者,形成了双寡头的局面。我国的联通公司进入电信市场时,并没有对中国电信公司进行拆分,因而也属于自由进入的纵向一体化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保持原有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但是由于新进入的企业无论是在规模和经验上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不容易在短时期形成市场竞争的格局。
2.纵向分割模式
纵向分割模式也称按业务分割模式,是指按业务将整个行业细分为几个定义清晰的市场,然后将过去“大一统”的垄断企业分割为几个独立的企业,每个企业各自经营一个细分的市场。比如,将电信行业细分为市话业务、长话业务、移动通信业务以及其他增值业务,电力行业细分为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四种业务,铁路部门细分为路网和客运、货运业务等。该模式的好处是:使各个专业公司的目标市场更为集中、明确。由于划小了核算单位,强化了经营目标和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组织管理效率的提高。该模式可能面临的问题是:第一,这一分割仅仅是业务上的专业化、细分化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而原有的市场结构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并未增加同一业务的竞争主体,每一个细分市场上仍然只有一家企业保持着独家垄断的地位,难以实现竞争格局;第二,不利于范围经济的实现。这是由自然垄断部门的技术经济特征,即垂直结构所决定的。垂直分离后,会引起许多内部交易外部化,从而可能导致交易费用增加。
3.横向分割模式(www.daowen.com)
横向分割模式也称按地区分割模式,是指将原来的全国性垄断企业分割成若干区域性的一体化企业,然后开展不同地区垄断企业之间的间接竞争。例如,以铁路局为基础分割成若干区域性一体化企业,形成区域性铁路企业之间的间接竞争。以区域性电网为基础,组建几个独立的企业,各自经营一部分区域性电网及其相关业务,形成区域间标尺竞争(Yardstick Competition)。该模式的好处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的市场结构,形成各个地区性企业之间的间接竞争。这种分割模式也能够促进各区域性企业针对地区特点更有效地为所在地区提供服务。该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如何在地区之间作出划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带有显著的行政区划特征,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使得各个区域性企业存在的竞争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其绩效缺乏可比性,更难以用这种绩效比较的结果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第二,实行横向分割以后,每个区域市场上仍然只有一个供应者,因此形成的将是一种地区垄断和割据的局面,还不能说形成了完全有效竞争的格局。第三,有可能影响经营过程的连续性。对于铁路部门而言,这意味着跨区业务的增加以及运营成本的相应提高。对于电力部门而言,这将有碍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的形成和区域性电网的互联互通,而这种全国性联网是非常重要的。
4.基础网与服务分离的模式
将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网络元素与其他环节分开,前者维持独家垄断的经营格局,后者则开放市场,引入直接竞争,并允许跨区经营和业务交叉经营。该模式的优点是:在不提高基础网络(自然垄断环节)竞争成本的前提条件下,在非自然垄断环节引入了“市场内的竞争”,即直接竞争。在基础网与服务分离的框架下,瓶颈垄断性环节与非瓶颈竞争性环节实现了完全分离,垄断企业采取歧视性行为的动机因此会大大弱化。该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可能会失去部分纵向一体化的效率,引起交易费用的增加,形成高昂的竞争成本;第二,如何合理、有效地确定网络使用费。
5.数网竞争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种尽可能引入竞争的模式,目的是使在自然垄断产业的各个层面,甚至在目前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基础网络层面都引入竞争机制。从当今世界技术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趋势看,数网竞争模式有可能成为自然垄断产业最彻底、最激进的一种引入竞争的模式。该模式最大的优势体现在:能够打破区域和业务的界限,实现相互自由进入、业务交叉经营;在不破坏网络经营连续性和完整性以及纵向一体化效率的前提下充分引入竞争机制。该模式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可能存在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形成高昂的竞争成本。这也是导致网络竞争模式存在较大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