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016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从384.3 亿美元增长到10 939.13亿美元,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占比从13.68%增长到26.65%,二十年间的所占比重几乎翻了一番。其中,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总额从201亿美元增长到6 399.80 亿美元,占比从13.51%增长到27.61%;进口总额从183.3 亿美元增长到4 539.33 亿美元,占比从13.88%增加到25.63%。这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与进口贸易所占比重相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国出口中的占比增长更快,而进口占比在2012 年达到峰值后逐步下降,由于相当部分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属于资源出口国,能源价格的下降是导致以美元计价的进口总额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参见图2-1。
从进出口贸易平衡看,2005 年以前,中国对沿线国家大多数年份呈小幅逆差局面,2006 年后一直保持顺差状态,2011 年后顺差额逐步扩大,2017 年顺差额达到1 860.47 亿美元。2017 年,中国与52 个国家贸易顺差,其中与印度的顺差额最大,达517.20 亿美元,顺差主要来源于中高技术产品项下出口,原因在于,印度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对这些产品有较大的进口需求;同时,中国与12个国家存在贸易逆差,其中与马来西亚的逆差额最大,达125.78 亿美元,主要因为中国在东亚区域产业链中需要从马来西亚等国家进口大量中间品(特别是电子信息产品)在国内组装加工后再出口。
图2-1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及占比(1995—2016 年)
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进出口贸易规模(图2-2)看,进出口700 亿美元以上的国家有6 个,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和印度,这说明中国与这些国家一起构成了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即中国与东南亚经济体之间的深度一体化体系,集中表现为以装配供应链为主体的区域供应链贸易体系[1],还包括俄罗斯这样的资源类国家。进出口在400 亿—699 亿美元的国家有4 个,为伊朗、沙特、阿联酋和菲律宾这类资源型国家,这些国家主要通过资源出口嵌入全球价值链,而中国是全球生产和消费大国,因此对能源进口的需求量较大,从而这些资源型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很紧密。从与其他沿线国家贸易来看,双边贸易规模整体偏小,超过100 亿美元的只有24 家,占36.92%,而低于100 亿美元的国家有40 个,其中10 亿美元以下的有14 个国家。(www.daowen.com)
2018 年1 到6 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6 079.27亿美元,其中出口为3 433.69 亿美元,进口为2 645.58 亿美元,分别占我国贸易总额的29.53%、29.28%和23.35%。
图2-2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规模分布(2017 年)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WTO 事务咨询中心数据整理。
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重要程度看,中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国已成为25 个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成为19 个国家的第二或第三大进口贸易伙伴,这意味着中国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中三分之二国家的前三大进口贸易伙伴。从中国来看,2017 年中国前十大进出口贸易伙伴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据三席(马来西亚、越南和俄罗斯);出口十大贸易伙伴中,“一带一路”沿线占据三席(越南、印度和新加坡);进口十大贸易伙伴中,“一带一路”沿线占据四席(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俄罗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