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亚南院:严苛与公正的教育殿堂

亚南院:严苛与公正的教育殿堂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经院老师眼中,从教学、科研到行政、技术管理,“你们的亚南院”在许多方面可以称得上严苛,甚至“不近人情”。再比如说,在两院学生选报课程时,“我们的亚南院”坚持的原则是一定要两院名额对等互换,并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匹配。“你们的亚南院”最初的办公室都是从经院腾出来的呀,为扶你们一把,我们当时就没考虑到权利与义务对等问题!

亚南院:严苛与公正的教育殿堂

2012年,到厦大任教后的第一个春天,我参与经济学院的本科教学改革。2013年2月起,我被任命为经济系的系主任,与经院老师有了更多共事的机会。由于多了一重身份,我也开始学会跳出亚南院的视野,从经院老师的角度看问题。下面,我就借用“我们的亚南院”来指称亚南院老师眼中的亚南院,而用“你们的亚南院”来指称经院老师眼中的亚南院,这说起来也许有点绕,不过姑且使用一回。两种称谓背后,不仅仅体现了观念、思维、思想上的差异,也体现了行事风格、操作手法、利益关切上的分别,而这些正是导致分歧的根源,也是两院融合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主要障碍

在经院老师眼中,从教学、科研到行政、技术管理,“你们的亚南院”在许多方面可以称得上严苛,甚至“不近人情”。比如说,在讨论学术问题时,你们一定是争先恐后地发言,而且评论研究结果时经常言语尖锐,不留情面。要知道,在有尊老习惯的中国,往往是先请资深老师发表看法,并且对研究结果有批评意见时也要非常委婉地表达。事实上,“我们的亚南院”遵循的是国际规则,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它追求的是一个“真”字,但这样一来,也就变成无视传统,不合“国情”了。最近在经院博士生的一场开题报告中,由于中青年老师们一股脑儿地给开题的博士生提出了诸多批评意见,没有考虑到在场的导师的感受,虽然只是言语上的摩擦,但还是出现了令人不愉快的场面。可以说,由于双方观念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在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消除,也不可避免。

又比如说,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亚南院的海归老师经常会说到美国的做法如何、欧洲的做法如何,提出建议时也往往推崇国外的做法。而经院老师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各国的国情不同,条件各异,是否也应该考虑具体情况和多种因素呢?

再比如说,在两院学生选报课程时,“我们的亚南院”坚持的原则是一定要两院名额对等互换,并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匹配。但是经院老师的想法却是:既然是亲兄弟,为何每次都要明算账?“你们的亚南院”最初的办公室都是从经院腾出来的呀,为扶你们一把,我们当时就没考虑到权利与义务对等问题!经院最优秀的本科生经过筛选后,也编入你们的国际班了,对吧?还有,在“你们的亚南院”建院初期,经院的老师和行政人员曾给予大力支持,我们从未想到利益对等问题,你们现在咋就搬出这个招数来了?

还有,“你们的亚南院”海归老师受益于自己的留学和海外工作经验,确实为厦大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制度变革之风,但是也不能忘了这是在转型期的中国呀!在这新旧交替的时代里,往往需要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多的事情,权利和义务常常不能够对等。既然“你们的亚南院”学术资源多、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那么能不能在经院转型最关键的时候,多帮助“亲兄弟”一把呢?即使是变革,是否也需要因地制宜?即使是坚持标准,是否也可以更好地沟通?(www.daowen.com)

不过,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分歧,但大家渐渐意识到,亚南院的严苛与“不近人情”,恰好诠释了它高效、认真、充满生命力的一面;亚南院对规则固执的坚持,同时也是制度化的体现和现代化的缩影。经院老师的不习惯,是因为它离得太近、来得太快。但拒绝变化并不能阻挡现代化的步伐,推迟改革只会让我们在前进中比竞争者落得更远。与其墨守成规,追忆往日沧桑,不如转变观念,奋起直追,创造未来辉煌。

如果把经院比作稳重的大哥哥,在历史长河里磨去了些许锐气,那么亚南院就应该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小兄弟。而亚南院与经院在变革中的碰撞和互动,就有点像先知先觉的小兄弟在吵闹声中唤醒了打盹儿的大哥哥,然后两人铆足了劲,一起追赶时代的步伐。虽然不是如沐春风,但匆匆刮过的劲风也可以吹走倦怠之感,带来奋发之气和昂扬之气。所以,经院加入到变革中来了,还带来了大哥哥独有的忠诚、宽广、谦和与厚重。

当我们不再用“你们的”、“我们的”来固化某种对立思维时,我相信两院融合就会一路破冰前行,厦大经济学科也将走向一个圆满融通的大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