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博元年到微博应用元年再到微信元年,短短四五年,新媒体全面崛起已成不争事实。新媒体具有灵活、迅捷、覆盖面广等特点,在项目舆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新媒体改变了信息流动模式
虽然传统的单向信息流动模式的改变始于互联网诞生时,但真正导致信息流动模式由单极变多极则始于新媒体时代。以微博为典型代表,它彻底改变了自上而下的传统信息流动模式,在理论无限“多对多”传播界面下,实现了“社交与新闻之间的整合”。在实际操作中,使用各方都握有选择权而无须经过对方同意,形成了跨时空的、自由的、真实的、松散的、多重复合的各类链式关注和信息流动。这种信息流动模式的改变,使得地方政府的重大项目运行过程中一旦形成争议性话题,将通过无数手握移动客户端的“个人门户”快速扩散并形成舆论压力。
(2)新媒体改变了新闻传播格局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和以微博客为代表的诉求表达平台的搭建,网络“新诉求群体”逐渐摆脱对传统网站、专业媒体提供信息的依赖,开始主动发挥影响力。考察地方政府重大项目建设中的新闻传播格局可知,其中既表现出普通新媒体使用者在公民表达语境下的主动性,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专业媒体转而挖掘“个体门户”和公民报道中的新闻价值。当然,由于难以监管,相关事件中的新媒体表达也难免良莠不齐,而个别专业媒体人的责任心、职业操守的缺失,还造成了某些网络假新闻、谣言的扩散。
(3)新媒体改变了社会动员模式(www.daowen.com)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门槛低、成本低廉、传输快、关注度高、互动性强、形成的社会影响大。这些新技术带来的表达优势具有“示范效应”,可以改变使用者对传统社会动员模式的认知。新媒体的强组织性亦显示出对社会动员模式的影响,在网上结成的“新诉求群体”内部,成员的价值观、兴趣点和新媒体使用习惯都相似。成员间虽然可能相距遥远,但移动设备为随时随地的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而伴随着网上沟通的是网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接触,这都会强化群体间黏着性和组织性,形成或远或近、可分散可聚合的灵活的关系网络。一旦出现社会热点,可以立即动员,形成网上与网下的力量叠加。这些新情况为社会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4)新媒体表达导致个体心理的偏移
人往往具有群体心理,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新诉求群体”亦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量的个人集合体并不足以构成一个群体。那些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都转到同一个方向,致使个性消失,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这种集体心理受群体精神统一支配,被称为心理群体。随着新媒体的兴盛,一方面为“新诉求群体”提供了理想交流途径,那些真实、开放的网络交流和合作式互动有利于形成“新诉求群体”的群体凝聚力,促进个体心理和舆情表达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集体心理的存在,使网民个体的舆情表达受“新诉求群体”影响而发生变化、偏离甚至扭曲。研究表明,新媒体表达中的群体压力可导致个体态度发生改变;其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具有分裂群体、偏离理智的负面影响,会造成网络舆情表达的扭曲和极端化。新媒体中同样存在着集体无意识(毕宏音,2007)。在这些群体心理的作用下,当地方政府的重大项目运行中出现争议、分歧和矛盾纠葛时,网络舆情和舆论有时可能呈现极化的、一边倒的非理性状态,并漫过边界,影响着网下舆情表达乃至行动。
(5)新媒体强化了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力量
当微博兴起之时,跟从关系的弱化并未导致网络意见领袖对舆情走向的影响减弱。表面上看,信息接收者有权决定是否跟随意见领袖,但实质上只要意见领袖拥有权威和魅力,讨论话题具备冲击力和磁性,反而能吸引更多陌生人的关注、转发和评论。在非强迫的状态下,传者与受者的黏着性更强。而以微信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应用,通过“朋友圈”这一设置,更加固化了网络信任链条和表达圈群,有利于意见领袖通过议题设置施加综合影响[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