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网络舆情热浪来袭,应对之策

网络舆情热浪来袭,应对之策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舆情表达载体越来越多样化,网络与手机结合日益明显,微博成为最具“杀伤力”的媒介。与过去BBS、博客占据中国网络舆论主阵地不同,微博在2010年以来的活跃度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网络舆论载体,成为热点事件曝光和发酵的新宠。由普通网民临时客串的“公民报道者”,可在微博上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微博对于社会救助、弱势群体维权等领域也有特殊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人数的迅速增多,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多数人发表意见的平台[2]。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拓宽了人们的表达渠道。当前,互联网呈现出膨胀性、爆炸性的发展,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民表现异常活跃,网络信息汹涌澎湃,网络事件层出不穷,使得网络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

(1)互联网引领舆论潮流

从厦门、大连、宁波昆明相继发生因PX项目引发的舆情事件,到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波兰高速公路项目失败引发的国际关注,可以看到在互联网上公众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并将这些意见汇聚成一种公意,一种力量,从而对事件本身产生影响。如果说上述事件还有传统媒体在推波助澜,指引公众前进的方向,那么随着微博等自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呈现出先是在微博上走红,再由传统媒体加以跟进的局面。以近期发生的杭州垃圾焚烧项目事件为例,微博中发布的事故信息内容和传播速度大大超过了传统媒体的报道,在某些方面甚至出现了传统媒体的缺位。所以说,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下,互联网尤其是一些新兴媒体充当了舆论的风向标,引领着舆论的潮流。

(2)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削弱

长期以来,报纸与电视作为大众获知信息的主要来源,牢牢地控制着大众媒体,影响着人们的所思所想。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知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也更易发表自己的见解,受传统媒体的影响也越来越小,甚至有些时候在对待某一件事情上,传统媒体的立场与互联网上的论调形成对立的两面,如学者张颐武在谈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这样说道:“在本届伦敦奥运会的全过程中,中国的互联网还是相当公道的,它在很大程度上矫正了舆论的方向,使得舆论的主流趋于中道和理性。对开幕式的评价如此,而当羽毛球女双的问题被激烈抨击,许多主流媒体都参与抨击时,网民觉得她们确有不当,却惩罚过度,这也矫正了主流媒体的选择,公道自在人心。沉默的大多数有主见”。这一评论反映了在某些问题上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的对立,沉默的大多数人有了自己的主见。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互联网上的声音并不全是理性而客观的,有的偏激刺耳,有的以偏概全,尤其是微博等新兴媒体,由于发布信息的便捷性和言语的碎片化,导致它们成为了语言暴力、非理性化情绪和谣言滋生的土壤,这就需要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舆论的进步。(www.daowen.com)

(3)自媒体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与传统媒体“我发你看”式的信息单向传播模式不同,网民不再像报纸读者、电台听众和电视台观众那样,只是媒体编辑议程设置下的信息接受者,或者某个议题沉默的参与者,而是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兴起,加速了这一进程。

自媒体是一种基于个人依托网络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媒体,它使网民以极低的门槛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舆论信息随时随地互动传播。自媒体的传播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同时良莠不齐、可信度低的信息在交互性强、传播迅速的网上传播,极易发生非理性舆论风暴。出台一项政策、上一个项目、开展一项活动,如果只重视经营、环保地质等实体风险评估,却对民众反应、对舆情风险评估重视不够的话,群众就可能会依托自媒体带着情绪甚至偏见加大诉求反映的强度。当群众的诉求与其他舆论交织,就会向不确定方向发展甚至出现矛盾激化的状况。

舆情表达载体越来越多样化,网络与手机结合日益明显,微博成为最具“杀伤力”的媒介。与过去BBS、博客占据中国网络舆论主阵地不同,微博在2010年以来的活跃度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网络舆论载体,成为热点事件曝光和发酵的新宠。与西方微博多谈论网友日常起居不同,中国微博对时事的关注性很强。网友通过“跟从”链接而成的微博群落,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时政新闻平台和论坛。由普通网民临时客串的“公民报道者”,可在微博上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微博对于社会救助、弱势群体维权等领域也有特殊的意义。有网友总结道,如果一则信息在微博上被跟从者过万的知名博友转帖,则有可能在10分钟之内形成全国性的舆论热点,其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是史无前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