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意思是说,用兵的上策是用谋略战胜敌人,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联盟,再次就是直接与敌人交战,击败敌人的军队,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选择攻城的做法实属不得已。制造攻城的大盾和四轮大车,准备攻城的器械,费时数月才能完成;而构筑用于攻城的土山,又要花费几个月才能完工。如果主将难以克制愤怒与焦躁的情绪而强迫驱使士兵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兵损失了三分之一而城池却未能攻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
在这里,孙子再次将“谋略”放到了一个制高点,用谋略战胜敌人,才是上上策。我们都知道战争的目的就是让敌人屈服,而孙子则强调以智取胜比凭借武力取胜要高明得多。因为以智取胜,既可以减少代价,又有利于保存实力;凭借武力取胜,即使战术再高明,损失也避免不了。但最高的境界,恰恰也是最难的,从古至今,能够通过“伐谋”不战而胜的例子其实屈指可数。所以孙子又提出了一个谋略——“伐交”。如果大规模的战争,往往不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争斗,敌我双方都有盟国。在这种情况下,分化瓦解敌国盟军,同时巩固我方的联盟,那么也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如果“伐交”也不能解决问题,那就只能在战场上分胜负了。
在企业的竞争中,不仅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同时也是智慧的碰撞。企业通过“伐谋”获得成功,通过计策战胜对手,既可保存实力,又能占领市场,这才是上策。而很多同类产品之间的“价格血拼”,其实是下策,两败俱伤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其实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伐谋”、“伐交”而获得成功,更重要的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并且也可以通过联合与分工合作,实现双赢。竞争的最高境界不是消灭对手,而是合作,是双赢。双赢恰恰是孙子军事思想的精髓。分众传媒和聚众传媒本是竞争对手,可是分众传媒采取了全胜战略,不愿意与其竞争下去,于是直接并购,强强联合,不仅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而且多了一个合作伙伴。这样企业减少了障碍,前进的步伐加快,实力也大大增强。因此,无论是战场还是商场,谋略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宝。(www.daowen.com)
战后的日本工业之所以迅速发展,与日本善于使用谋略是分不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