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化扶贫带来的正面影响

文化扶贫带来的正面影响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走进南部县乡村,文化扶贫给贫困群众带来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截至2017年,南部县文化类从业人员达1万余人,文化经营总产值达5亿元,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引领农民致富、改善文化民生的新路。南部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加大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坚持“以文化下乡强动力、以自娱自乐聚合力、以百姓舞台展魅力”,把扶贫政策、脱贫致富典型、家风家教等编排成歌舞、小品,开展巡演达90场次。

文化扶贫带来的正面影响

文化扶贫跟教育扶贫紧密相关。文化扶贫是在精神引领贫困地区文化价值、增强贫困地区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精神扶贫作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文化扶贫工作能够有效改善贫困人口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习俗、心态及价值理念体系,重构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思维和观念,为持续、彻底扭转贫困面貌创造条件,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结构、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生活的关键所在。

东坝镇打鼓山村文化室

南部县在脱贫摘帽以前,贫困村并没有实现文化基础设施等载体和文化服务建设活动等全覆盖,南部县之所以能在文化惠民扶贫中取得“村村通广播”“户户通电视”的成效,可归结于南部县将重构完善贫困村的公共文化基础服务建设作为文化扶贫的落脚点,大力实施“文化室到村,广电网入户”工程,为贫困村群众的娱乐活动场所和文化学习的地点提供了保障。同时南部县也注重培养贫困地区群众正确的价值观,从实地调研中对贫困户和一线扶贫干部的走访中了解的情况来讲,在谈及脱贫攻坚的前期最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贫户的不主动、不积极等不愿意脱贫的现象,因为这样后面的工作开展起来就不那么顺利,在前期贫困户的心理和行为选择综合来看,主要表现在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得过且过的幸福观、小农本位的生产观、好逸恶劳的劳动观、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只求温饱的消费观、安土重乡的乡土观、多子多福的生育观等。因此,南部县在开展每一项扶贫措施前都进行深入精准调研,先通过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坐在一条板凳上对群众开展“五大专题教育”和“家规家训家风”等系列人文建设活动,以春风化雨的形式,持之以恒对贫困地区的群众加强自强、诚信、知耻、好学、求新、务实等中华民族美德教育,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培养南部县贫困地区群众正确的文化价值。文化广场上,人们伴随着音乐跳舞;农家书屋里,人们专心致志阅读书籍;文化活动室内,人们尽情施展才艺、自娱自乐;信息共享室中,人们用电脑互联网,查询脱贫良策……如今,走进南部县乡村,文化扶贫给贫困群众带来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

南部县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演讲比赛现场

“自从村里的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建成后,大家日常生活大不一样了,唱歌、跳舞、看书、下棋等,各有各的热闹。”南部县永定镇窑湾村,文化广场上,不时有村民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一些群众还在热烈的音乐中跳起了广场舞,文化室内人们读书看报、下棋聊天,其乐融融。“村里建起了文化活动场所,不仅让村民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也为村‘两委’开展各类群众活动提供了阵地。”窑湾村党支部书记黄宗贵介绍,该村坚持用好相关专项资金修建群众文化广场,配套建设综合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广播室等场所,配置健身器材、体育用具、乐器文体娱乐设施,并设置专人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www.daowen.com)

在碑院镇林坝村,一面面绘有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一幅幅精美的墙画在村里随处可见。“美观、大方、实用,一面面文化墙就是一道道风景。”林坝村第一书记张浩谈道,“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林坝村创新文化惠民形式,既注重加大文化阵地的“硬件”建设,修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等,也加强文化阵地的“软件”配置,实施“文化上墙”工程,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教育和引导群众积极向上、自主脱贫。”“将脱贫攻坚工作与文化建设相结合,让贫困村群众在文化参与中体验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好处。”县文广体局相关负责人提到,南部县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因地制宜,转变思路,在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加大农村文化场所建设项目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文化惠民、文化扶志等综合功能,激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信心。

在定水镇郑家沟村的文化活动广场上,200多名村民齐聚一堂,或站或坐,观看南部县文广体局送来的“携手同心、脱贫奔康”文化惠民巡回演出。“现在可好了,在家门口就能看演出,而且他们还教我们怎么把歌唱好、把舞跳好。”年过40岁的村民杨君秀是个舞蹈迷,她开朗地说道,“如今村里成立了文艺队,我要趁机好好学习,将来好给村民们表演”。“文化活动既能丰富村民的生活,也增进了邻里感情。”郑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魏东岳说,通过不断的文化投入和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影响,促使不良习惯得到转变,良好的村风、民风正逐渐形成。贫困户魏丕仁家,以前看电视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没有电视广播,他就接触不到多少外界信息和新鲜事物,现在他不仅安上电视,而且县“户户通”工程技术人员听说老魏家的电视信号有问题,技术人员就到他家查看解决。老魏感慨地说,现在收看到了电视节目,不仅能了解更多的国家大事,日子也过得更快活了。“电视‘户户通’工程是文化扶贫惠民行动‘送文化’的重要内容。”县文广体局相关负责人说,为了让贫困群众都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南部县通过前期的详细摸排走访和整改,采用有线电视入户与直播卫星入网相结合的方式,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户户通”,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看电视难的问题。

升水镇临江坪村村民宋坤明家中,各式剪纸、树皮画、根雕等作品摆满大厅,小院里,三五成群的游人一边观赏拍照,一边等待着他家的乡村美食。作为南部县的民间根雕艺人,宋坤明的渔家乐充满着“乡土文艺范”,成了备受游客追捧的“景点”。南部县在推进文化扶贫过程中,积极支持民间文化艺术创作培训、产业开发等工作,开发了以树皮画、傩戏面具、马王皮影等为主的创意文化产品11个,打造了以桂花茶、蛋壳画、嘉陵江奇石等为主的文化产品13个,挖掘了以适山春酒、升钟湖“三黑一菌”、胡氏豆瓣等为主的文化旅游农副土特产品20个。截至2017年,南部县文化类从业人员达1万余人,文化经营总产值达5亿元,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引领农民致富、改善文化民生的新路。南部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加大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坚持“以文化下乡强动力、以自娱自乐聚合力、以百姓舞台展魅力”,把扶贫政策、脱贫致富典型、家风家教等编排成歌舞小品,开展巡演达90场次。建立民间器乐队、秧歌队、舞龙队和广场舞队等各类民间文艺群体91个。配送拉杆音箱、乐器近400套,带动近800个村每年举办群众文化活动,15个村探索乡村“春晚”。开展“南部县脱贫攻坚故事汇”“最美南部人”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南部县脱贫攻坚主题故事汇比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