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内和区域两个层面的风险因素给“中蒙俄经济走廊”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部分揭示了目前走廊的公共产品供给仍较为匮乏的原因。为实现中蒙俄的战略对接,使走廊更好地助力沿线国家的发展,中蒙俄三方不仅要致力于优化各自国内的营商环境,有效管控国家层面的供给风险,而且也要通过加强合作,对区域层面的风险进行必要的管理。中国作为走廊区域内的经济强国,更需要对自身在走廊风险管控中的角色进行精准定位,肩负起应有的“大国责任”。基于前文已有的讨论,本章提出如下可供参考的风险防控路径。
交通便利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当前,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的滞后不仅严重制约着“中蒙俄经济走廊”已有公共产品的有效运行,而且也阻碍着三国进一步的供给合作。因此,三方应着力加强这一薄弱环节,提升三方之间的互联互通水平,为打造更丰富的公共产品创造良好的条件。
首先,要加强中蒙俄三国的资金筹措能力,为走廊的交通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在融资主体方面,不仅三国的政府需要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还应充分争取亚投行(AIIB)、亚开行(ADB)等区域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在合作早期收益结果不明朗、参与国提供融资积极性不高时,发挥这些第三方机构“给齿轮加上润滑油”的作用,使整个合作过程运作起来,(33)并带动区域内各国自愿承担资金筹集工作。在筹资方式方面,可尝试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混合融资、PPP模式、资产证券化与租赁等多样化的融资模式,构建各国政府、社会资本、国有企业、国际经济组织合作投资等多层次投资体系,(34)达到既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又能降低非政府主体投资风险的效果。通过多元化、多主体的资金筹措方式,为走廊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经济基础。
其次,要通过推出一批重点工程畅通瓶颈路段、提升通行水平。当前,有三条路线值得三方重点关注:一是二连浩特(中)—乌兰巴托(蒙)—乌兰乌德(俄)路线。目前,三方均已积极投入该路线的合作。2014年,二连浩特率先对路线中特定区域的重要道路进行了扩建改造,蒙古国和俄罗斯随后也开启了国内铁路的改造工程,蒙古国还为此开始修建国内等级高速公路和铺设油气管道。第二条路线是赤塔(俄)—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中)—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这条通道把黑龙江省与欧亚大陆联系起来,可将黑龙江商品直接输送到俄罗斯赤塔,并经由西伯利亚大铁路直通欧洲,由此进一步密切中国与欧洲的经贸往来。第三条路线是乌兰巴托、乔巴山(蒙)—阿尔山(中)—扎鲁比诺港(俄),该路线的贯通能促进蒙方商品在中俄两国的流通,还可使其经由中俄两国出口到其他国家,由此助力蒙古国内陆型经济的对外开放。
再次,可借助中欧班列提升走廊的互联互通水平。中欧班列将西伯利亚大通道与新亚欧大陆桥相连,现已形成西、中、东三条运输通道。随着班列频次近年来的急速上升,三条运输通道的辐射影响力日益扩大。中蒙俄都拥有诸多中欧班列的口岸和节点,可充分利用班列带来的物流运输便利,弥补走廊自身交通基础设施的不足。
中蒙俄之间战略互信与文化认同的缺乏是三国区域合作风险的重要来源。对此,三国可以采取“先易后难,逐层推进”的战略,优先选择各方利益关切较大、具有比较优势、成功率较高的项目,在互惠互利的过程中增信释疑,从而为更广领域的供给合作创造条件。从中蒙俄三国的资源禀赋和现有关系来看,生态环保和文化产品是两个潜在的重要突破口。
首先,中蒙俄在生态环保产品的供给上有着很大的合作空间。由于三国之间存在大量的跨境草原和水系,栖息着大量的动植物物种,因此,加强生态环保产品的供给符合三方的共同利益,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三国的自然环境,维护物种多样性。一方面,三国可以建立草原保护、森林防火、水源保护等领域的跨境合作项目,防止大型跨境灾害性事故的出现;另一方面,三国还可加强政策协调、统一标准和互相监督,以进一步提升“走廊”整体的生态环保水平。(www.daowen.com)
其次,人文领域的公共产品也值得三国的特别关注。中蒙俄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有广阔的旅游市场可供开拓。然而,当前三国旅游业的发展却差距悬殊,2017年,中国吸纳外国游客的数量约为2900万人,俄罗斯约为2 450万人,而蒙古仅为47万人左右。为了充分利用区域内天然的旅游禀赋,使参与国共享资源红利,中蒙俄需要在旅游公共产品的建设上加强协调。一方面,三国可以互相提供便利化的跨境旅游政策,以此增大客流往来,扩大三国旅游的市场规模;另一方面,三国还应充分挖掘自身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互补性,有所分工地打造出一批跨境旅游项目,发挥整体协同效应。除了旅游合作之外,文化交流作为民众互相了解和认识的重要途径,对消除中蒙俄的合作风险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正所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因此,三国可加强教育、文艺、体育类产品的供给,共同打造一批符合三方民众兴趣和需求的文化类公共产品,以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同时,逐步增进相互了解,消除嫌隙与隔阂。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观点充分展现出稳定长期的合作机制对风险管控的重要意义。其一,健全的机制能通过制定游戏规则和一系列约束性条件,对参与国之间的各种互动进行管理。其二,机制又能为合作方的沟通交流提供平台,使参与方能在多次互动中充分地交换信息,了解对方的偏好和目的,从而限制信息的不对称性,降低信息成本。其三,通过提供互动的平台,制度还为各参与方提供了重复博弈的机会,从而大大减少了各国之间的背叛动机。
制度的这些功能对于当前中蒙俄三国的区域安全合作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缺乏一致的规则标准是三国供给合作的一大显著制约因素,而通过机制提供的互动平台,三方可以进行有效地沟通协调,制定共同的规则标准。其次,蒙俄两国不稳定的经济环境很容易导致市场失灵。而制度的信息传递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区域内市场失灵的弊端,促使其着眼于长期利益,寻找各方安全合作的平衡点,提供促进地区稳定的区域性安全公共产品(见表4-2)。
表4-2 欧亚地区主要区域性安全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一览表
当前,欧亚地区主要的区域性安全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分别为美国模式、欧盟模式、俄罗斯模式、东亚模式以及中国倡导的模式。中蒙俄应致力于构建更为高效稳定的三方合作机制,尤其是协商决策机制和咨询研究机制,同时将已有合作机制常态化、实体化,以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充分的信息和沟通平台。在协商决策机制方面,目前最紧迫的是成立中蒙俄三国的经济贸易协调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处理三国的海关制度、关税、通关、商检等方面的问题,制定新的三边或双边统一规则。(35)咨询研究机制则可发挥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创建灵敏高效的信息平台,包括收集三方合作的最新发展动态,发布项目的最新信息等;二是打造专业优质的咨询服务平台,在政策法律、投资风险等方面为各国公共产品的供给实体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其更好地作出决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