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计九章,其中,第二章至第九章为主体部分。
第二章指出,澜湄流域国家在历史上与我国关系密切,是未来中国周边外交发展最有空间、最有作为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东亚地区次区域机制发展最完善的地区。如何更好地提升中国在该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已成为深化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区域合作的核心推动力。然而,提升公共产品的质量不仅源于中国国家实力的强大,更依赖于对公共产品进行精确地层次划分,对该区域现有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供给动力以及预期收益进行全面分析,同时总结中国在以单独供给与多边供给两种方式提供公共产品时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使得中国的供给不仅能够精确覆盖到次区域范围,从而有针对性地为澜湄次区域的合作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
第三章认为,中南半岛地区区位地位重要、水资源丰富,目前区域内公共产品供给主要以中日两国为主。中国虽然积极提供有关水资源公共产品,但是由于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对水资源公共产品的诉求差异较大,同时面临国内外因素的阻碍,现有的水资源公共产品还不能较好地满足中南半岛国家的诸多需求。中国需要依托中南半岛地区现有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有关机制,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提供有关水资源公共产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内国家的有关需求。
第四章聚焦于作为“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之一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存在的数量不足、层次较低等问题,并且中国作为走廊区域内经济体量最大、发展最为迅速的参与国,既在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面临着不可小视的风险,又在供给风险的管控上肩负着独特的“大国责任”。本章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风险视角出发,通过构建一个综合国内和区域因素的双层次框架,分析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的风险来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管控供给风险的可能路径。
第五章分析认为,“数字丝绸之路”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将成为“一带一路”区域内生产方式变革与产业链转型的关键推动力量,并由中国民营企业从基础设施、融资机构以及规则标准等方面进行推动。同时,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角度梳理了“数字丝绸之路”的发展和概念,并对其特点、提出原因及现状进行了详细探讨,最后从供给挑战、供给机制和评价体系三个角度对其公共产品供给状况进行了优化设计,以促进“数字丝绸之路”的创新发展。(www.daowen.com)
第六章围绕中欧在基建项目上的合作展开。本章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合作的主体和方式愈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对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共同需求显著增加。在中欧合作中,中国的基础设施类公共产品供给主要包括:欧洲市场供给、跨境供给、第三方市场供给三种类别。基建合作中所面临的难点和挑战,暴露出中欧非对称关系结构、市场竞争与制度竞争、独立性等问题,中国对欧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有赖于对这些阻碍的有效克服。
第七章指出,伴随着东亚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本应被快速提上日程,但实际却阻碍重重。本章认为,区域内部安全类公共产品重要性大于其他公共产品,因此,是各国基于安全考量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本章在论证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东亚区域安全公共产品必要性的同时,也分析了当前东亚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供给的三重特征:一是集中于非传统安全议题,传统安全议题进程缓慢;二是集中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中日韩三国之间基本为空白状态;三是在非传统安全议题领域中,社会安全和环境安全领域的公共产品较为丰富,文化安全机制仍处于原始状态。本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力图为中国公共产品的供给方案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第八章认为,在单边主义不断抬头的现实背景下,由于制度因素和国家能力将会影响“一带一路”参与行为体的贡献能力,继而影响政策和行动的有效性,因此,制度因素和国家能力本身也成为一种公共产品。本章试图以治理与能力建设这一新颖的视角为“一带一路”公共产品的中国供给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方案,在详细分析中国如何利用上述因素促进“一带一路”各国共同发展和提高区域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基础上,通过引入具体的成功案例,提出更具实践意义、适合本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建议。
第九章讨论了在“安哥拉模式”下中非合作中“资源—信贷—项目”的一揽子合作模式,具有典型的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性质。中国在与非洲多个国家开展合作的过程中,通过提供跨区域重要基础设施,采取风险共担和受益共享的运营机制,有效推动了中非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但是,“安哥拉模式”在发展中也遭遇了挑战,中国应当在“安哥拉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推动非洲区域合作的新方式,增强供给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能力,提出更为完善的中国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