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推进新时代的改革的方向,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借鉴历史经验与教训,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新挑战,勇于决断、勇于推进、勇于创新,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优势,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我们应该有信心更有能力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相较于西方国家的民粹主义倾向和制定政策时更看重短期影响,中国模式的优势在于更注重中长期政策规划和实施效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养老、医疗、教育将成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在处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既要“有效的市场”,又要“有为的政府”;既要用好“看不见的手”,又要用好“看得见的手”。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经济建设部分的主标题,并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笔者在《落实新发展理念》一文中指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到市场出清;政府部门要成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以稳中求进的方式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加快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三是淡化GDP目标,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针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一重要概念,笔者在《四大“道德风险”》一文中指出,“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有效提升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经济主体的“道德风险”问题上。在当前形势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工作重点,是要着力化解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监管体制中四个方面的“道德风险”问题,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www.daowen.com)
四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制度层面的约束。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制度自信,并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笔者在《高质量增长的关键》一文中点明,应汲取过去改革中依赖短期行政手段的教训,大到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监管体制改革,小到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等制度层面的改革,都应当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框架中,探索构建具有长效、法治、公允特点的体制机制,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
五是不能丢掉过去改革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两个抓手”的作用。在目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建立统一的市场和发挥地方积极性是两个重要抓手。比如,财税制度改革也必须建立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既要调动地方积极性,又要以统一的大市场为背景。一方面,要发挥统一的大市场优势,坚持发挥市场的力量,着力解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具有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东南沿海地区有产能过剩和环保压力过大的问题,中西部地区则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通过建设和维护全国统一的土地市场、碳排放市场,既能满足发达地区的资源环境约束,又能给西部地区带来资金,起到均衡地区发展的作用,让各地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削弱地方保护的倾向。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各个地方的积极性,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维护现代市场秩序和地区良性竞争,发挥大国经济的效应,既需要用制度建设来规范原来地方竞争的成功经验,又需要在经济金融领域继续进行制度探索和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化解地方竞争的弊端。第一,要调整央地财政关系,防止地方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第二,要增强规则约束,促进地方政府良性竞争;第三,要激励地方政府自觉维护统一市场。(详见《新时代发展目标》一文。)
六是在坚持渐进式改革的同时,应该警惕征途中的陷阱,不断积累经验并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中国40年改革的一个特点是采用渐进式改革,而非类似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实施的休克疗法。事实证明,事物的发展要经过一定的过程和阶段,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认识和适应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渐进式改革的优越性已经过历史检验,同样也在金融领域的改革中得以体现。比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价格管制局面时,考虑到整体推进价格改革的复杂性和中国经济的承受能力,我国采取了“价格双轨制”的改革方式。而“价格双轨制”在商品市场价格改革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为金融市场化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以利率市场化为目标的“利率双轨制”成为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是破除管制利率的过程,更是建立市场利率形成机制的过程。《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特别强调,要确保利率市场化改革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原则稳步推进。此外,培育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没有的、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机构,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培育过程。比如,机构投资者的成长,是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产品发展的必要一环。在机构投资者成长起来前,个人投资者分析能力不强,在会计准则、证券产品、信息披露都相当差的时候,投资往往依赖政府,投资失败后会找政府接盘,这不但加大了政府压力,而且严重拖延了市场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渐进式改革存在的成本和缺点,即在改革的征途中可能会有一个或数个陷阱。比如,如果“双轨制”实施时间过长,就容易产生扭曲,出现一些套利或寻租行为,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因此,不宜事事满足于渐进式改革,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应当有“改革的改革”的魄力和决心。正如笔者在《改革的几大“硬骨头”》一文中提到的,“改革必须勇于决断。改革一定会有阻力和风险,不能盲动,更不能求稳求全,尤其不能夸大风险、过度维稳、不敢触动既有利益格局、不敢改变现有体制机制。要有序推进改革,保持战略定力。推进改革时主要应该防范系统性风险,如果过度追求稳定,必然会使改革裹足不前,也会因延误改革最终酿成大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