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利润操纵的手段分析:揭示企业内幕

利润操纵的手段分析:揭示企业内幕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来说,企业对利润的操纵,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完成。关联方之间通常利用资产重组、费用转嫁、转移价格、虚构交易,以及改变投资核算方法等对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上市公司利用应收账款进行利润操纵的主要方式有大量采用赊销业务、关联公司间虚构交易业务并以应收账款挂账、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继续挂账、不按规定比率提取坏账准备等。

利润操纵的手段分析:揭示企业内幕

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出于各种原因,企业的管理层有使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利润低于或高于其实际利润的动力。在会计核算中,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因此在企业会计处理的选择上,有可能实现对利润的操纵。此外,在经营活动的控制方面,企业也有可能为利润操纵创造一定的外部环境。一般来说,企业对利润的操纵,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完成。

(一)通过调整销售收入调整利润总额

这种利润操纵现象在年终表现尤甚,企业往往在年终达不到既定的利润目标时,便采取虚假销售或提前确认销售,从而达到既定的利润目标。这种利润操纵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有两种方式:①错误运用会计原则,将非销售收入列为销售收入,即虚拟销售,通过与有关单位的虚拟购销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②混淆会计期间,把下期销售收入计人本期,或将本期销售收入延期确认,以此来调整当期利润。企业采取这种做法,多是为了树立自身业务逐年增长的外在形象。

(二)利用关联方交易调整利润

不同于单纯的市场行为,关联方交易存在通过地位上的不平等产生交易上的不平等从而迎合自身利益需要的可能。关联方之间通常利用资产重组、费用转嫁、转移价格、虚构交易,以及改变投资核算方法等对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通过与关联方交易,企业用高于市场的价格将产成品出售给关联方,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从关联方购入所需生产经营要素。企业在经营活动的收款和付款方面主要与关联方发生业务往来。企业与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论是在核心利润的各个要素(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的确认上,还是在各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流出规模与时间的控制上,均具有较强的可操纵性。在这种情况下,同样难以按照一般的财务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

(三)通过转嫁费用的形式调节当期利润

上市公司与其关联店之间对于费用问题应该有明确的划分,但上市公司效益不理想,或不足以达到所需要的利润目标时,便采取由其关联方替上市公司分担部分费用,如广告费、离退休人员的费用,通过资金拆借向关联企业收取资金占用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的办法来调节上市公司的利润。

(四)利用资产重组调整利润

在资产重组中,企业可以利用股权转让、资产置换、对外购并、对外转让资产等方式提升业绩服务。资产转让是用来提高当期收益最便捷的手段,特别是对于控股股东实力雄厚的公司,控股股东支持上市公司的主要手段便是溢价收购该公司的不良资产,包括应收账款、存货、投资及固定资产等,或者上市公司以不良实物资产与控股股东合资成立公司,由此来降低该不良资产给上市公司带来的损失。

(五)调节资产转化为费用的时间(www.daowen.com)

例如,推迟企业已经完工的固定资产由“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的时间,从而推迟开始计提折旧的时间;选择较为长久的固定资产折旧期,以延缓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速度;通过成本会计系统的处理,降低产成品的成本含量、增大在产品的成本含量;通过调节生产来调控产品生产成本毛利水平;将本应作为当期费用处理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等项目;等等。

(六)通过人为调节特殊账户操纵利润

(1)利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操纵利润。上市公司利用应收账款进行利润操纵的主要方式有大量采用赊销业务、关联公司间虚构交易业务并以应收账款挂账、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继续挂账、不按规定比率提取坏账准备等。

(2)通过“其他应收款”调节利润。按照现行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其他应收款主要核算企业发生的非购销售活动的债权,如各种赔款、存储保证金、备用金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等。其他应收款通常被称为“垃圾箱”,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应该结算而未结算的费用,由于种种原因推迟费用确认,从而隐藏亏损。换一个角度思考,许多企业的高额“其他应收款”不完全是虚构利润的结果,也是大股东占用企业资金,以“其他应收款”的名义进入会计账目的结果。

(3)通过非营业项目调整利润。一般来说,企业的利润总额主要由经营利润、投资收益利得项目三个部分构成。在正常情况下,上述三个部分应当在利润总额中占有一定比例,而这种比例的构成应当反映企业实际采取的盈利模式。但是,在企业主要利润增长点潜力耗尽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维持一定的利润水平,就有可能通过非营业项目上实现的盈利来弥补核心利润和投资收益的不足。例如,企业通过固定资产的出售利得和债务重组收益来增加利润。显然,这类活动所带来的收益通常是偶然的、一次性的,虽然在当期会使企业维持“表面繁荣”的假象,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繁荣”是难以持续的。如果企业是将正在发挥作用的优质资产出售而获取收益,那么甚至会使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受到冲击。

(七)企业调整各种减值准备

企业应当在其对外披露的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上列明为应收账款、存货、投资性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各资产项目计提的减值准备情况,此外,企业还要披露对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情况。但是,企业计提减值准备及计提折旧的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有关资产贬值程度的主观认识以及企业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结果。在企业期望利润被高估的会计期间,企业往往选择计提较低的准备和折旧费用,这就等于把应当由现在或以前负担的损失或费用人为地推移到企业未来的会计期间,从而有可能导致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因此,以计提过低的减值准备和折旧的方法使企业维持业绩水平的做法,往往是企业利润质量恶化的征兆。

(八)对收入的入账时间进行人为操纵

企业虽然可以通过利润操纵来提升某一年度的利润指标,但是与利润相对应的现金净流量很难被人为操纵。这样就会导致两者之间差异的增大,从而降低企业利润的含金量。另外,因为采用上述种种操纵手段提升业绩,更多的是将企业利润在年度间人为地进行重新安排,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营利能力,所以这种操纵过的利润通常是缺乏持续性的。因此,企业通过操纵利润实现过程来提升业绩,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利润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