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逻辑转换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逻辑转换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解决好绝对贫困问题后,亟须处理好的就是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转化关系,乡村振兴需将重心转移到减缓相对贫困,更多地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问题,政策的制定转向“全民普惠”。在脱贫攻坚阶段,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扶贫,同时也要确保精准度。因此,在乡村振兴对接脱贫攻坚的过渡期,要逐渐将产业发展目标瞄准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逻辑转换

乡村振兴不仅是脱贫攻坚的简单升级版,二者还有着不同内涵、层次的要求(见表8-1)。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先要对二者有十分清晰的界定,但只有字面概念上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准确把握二者在深层内涵上的逻辑转换。

表8-1 脱贫攻坚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比较

1.政策指向:从“特惠定制”面向“全民普惠”

精准扶贫意味着差异化扶贫,是对扶贫对象进行“特惠定制”的扶贫模式。以往瞄准区域的“大水漫灌”式扶贫,虽然具有普惠的特性,但不以扶贫对象的差异为帮扶着眼点,大量的扶贫资源、资金被拥有更多社会资源和控制能力的富人、干部截取,而真正的贫困群体获益极为有限,部分群众甚至被排挤在外,因此,必须将“精英俘获”等局限推动扶贫由平均用力转向精准发力。“精准”理念指导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聚焦聚力为原则,整合各类资源,逐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力度,以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为目标对象,精确瞄准机制,使大量的政策、资源及资金投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并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层层分解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帮扶措施精准到户到人,提高扶贫实效。精准扶贫的实施推动大量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完善、产业发展滞后的贫困村通过一系列的建设和发展实现脱贫,超过7800万的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到2020年消除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对贫困问题。

在解决好绝对贫困问题后,亟须处理好的就是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转化关系,乡村振兴需将重心转移到减缓相对贫困,更多地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问题,政策的制定转向“全民普惠”。特惠式扶贫是解决绝对贫困的有效途径,而随着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的即将消除,再实施特惠式扶贫则难免会激化社会矛盾甚至引发冲突,因此,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应转向全民共享,将除家庭收入外的更多因素,如社会参与等纳入相对贫困的评定标准中,逐步减缓相对贫困,使群众在共享共建中实现共同富裕

2.战略主体:从“特困群众帮扶”转向“精英培植”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战略主体都是“人”。脱贫攻坚是解决贫困乡村中人的生存问题,乡村振兴是解决广大乡村中人的发展问题。无论是贫困村还是非贫困村,大多难以摆脱空心化的命运。整体来看,我国乡村呈现出“地域空间塌陷”局面。[22]从大规模的人口空心化逐步演进为人口、土地、基础设施、产业的地域空心化。[23]在乡村中留守的主要有三种群体[24]:一是老弱病残群体,且与贫困人口大规模重合。二是半工半耕户,均为以代际分工、性别分工为主的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家庭。三是中坚农民,以返乡创业、中等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为主,是乡村社会的中坚力量。[25]

为解决贫困乡村中人的生存问题,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出”和“稳”是贫困地区采取的两种有效脱贫措施:一是“出”,即贫困人口走出去,采取易地搬迁的方式,让有意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摆脱地域对发展的制约。二是“稳”,即让留在村庄的贫困人口有稳定的收入,不断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并发展村集体经济,以实行“龙头企业+村‘两委’+合作社+贫困户”股份合作制发展模式的集体经济为主,从而带动离不开村庄的弱势贫困人口脱贫,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因此,脱贫攻坚的战略主体主要以特殊的贫困群众为主。

乡村振兴重点是要解决广大乡村中人的发展问题,而人的发展和地区的发展是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换言之,乡村振兴也是解决广大乡村后续振兴的问题,其中包括在现行标准下实现或2020年即将实现脱贫的乡村。如今乡村的空心化已是大势所趋,让大量的城市人口重返乡村、建设乡村,既不具备现实可行性,也没有必要性,大规模的返乡人口反而会导致乡村资源细碎化,制约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难以产生规模效益。因而乡村振兴可依靠的人或者说能够发展的人,一是留守的弱势群体,二是以村干部、中坚农民为主的主导群体。由于弱势群体的能力、贫困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因此,乡村振兴的关键还是在于主导群体,培育主导群体发展为人才精英。利用精英培植来守住乡村发展的人才数量底线,从而保持乡村秩序,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集体经济的发展,留守的弱势群体就能同步实现发展,乡村的未来就有了希望,进而逐步实现振兴。从这一角度来讲,乡村振兴要将关注点转向精英群体。(www.daowen.com)

3.产业发展:从“快速脱困定位可持续发展

产业是稳住农民、留住人才的关键。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最为关键的任务都是发展生产力、积累物质财富、推动社会进步,但在不同时期,发展生产力的重心与目标是不同的。

在脱贫攻坚阶段,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扶贫,同时也要确保精准度。帮扶对象要从贫困地区细化至贫困村,再进一步精准到贫困户;帮扶措施要因户施策,扶贫资金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与贫困对象直接产生作用,又要保证精准“输血”以确保扶贫实效;成效考核做到绩效直接关系扶贫干部的职务,压实政治责任。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导向下,大量扶贫资金投向产业项目培育扶贫产业,并配套推进金融扶贫,大规模的扶贫资金直接补贴针对贫困户的银行贷款利息保险保费等,确保扶贫产业顺利发展,确保贫困群体发展有资金、零风险。在脱贫攻坚精准性、紧迫性的影响下,多数扶贫产业将目标定位于带动贫困群体快速实现脱贫,同时,依靠扶贫资金推动、政府承担发展风险并借助政府开拓销路,扶贫产业得到短期繁荣,发挥了带动作用,保证了贫困基本面的脱贫。

要引起警惕的是依赖政府、社会一条龙式保护发展的扶贫产业,在脱离保护、回归市场竞争后是否还能够繁荣依旧?因此,在乡村振兴对接脱贫攻坚的过渡期,要逐渐将产业发展目标瞄准可持续发展。脱贫攻坚期扶贫产业的繁荣,使得返乡创业者、中等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等中坚农民愿意留在乡村、建设乡村,村干部也心无旁骛地抓工作、干事业,一旦繁荣不再,没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即使是基本劳动力也难以留住,只有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而没有精英人才的乡村何来振兴?乡村要振兴,必须有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只有长期稳定的经济保障,才能稳得住人心、留得住人才,同时,集体经济的壮大在服务村民的过程中,也有效巩固了基层政权。基于此,乡村振兴对接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着力点要从“快速脱困”逐步转向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4.文化建设:聚焦更高标准的“乡风文明”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都强调乡风培育,但其中内涵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即将胜利而有了更高的标准。脱贫攻坚阶段注重贫困地区乡村新风的树立,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注重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带动和引导作用,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提升文明素养,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如建设文化馆、图书馆等基础设施,成立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等等。文化是激活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而面对当下日益高涨的“去农文化”,大规模的农民背井离乡奔向城市,优秀传统文化正逐渐流失。

此外,文化也是乡村风貌的基础,乡村要振兴,要打造别具一格的乡村生态环境,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建设区别于现代化城市的乡村,留住绿水青山,守住乡景乡愁,就要守护住、传承好中国乡土文化,这样才能振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源的乡村文化。文化既是乡村经济的增长点,又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因此,乡村振兴不仅要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巩固乡村新风,更要守护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回过去的乡情、乡德、乡风,培育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