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盐池县:提前布局乡村振兴

盐池县:提前布局乡村振兴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盐池县全面实施103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提升工程,推动盐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前列。盐池县将“美丽乡村”作为宜居乡村建设的主题,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盐池县的多层管理体制、考核评价

盐池县:提前布局乡村振兴

盐池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围绕着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环境资源中的短板和弱项,逐步完善、逐件解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根据脱贫攻坚的任务,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具体的脱贫攻坚计划和行动之中,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乡村产业的发展,更要致力于推进和实现乡村的全面繁荣。因此,盐池县分别从乡村治理、乡村产业、乡村精神文明、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全面改善和稳定提升乡村发展水平,培育内生动能。

1.贯彻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理念,实现乡村生活富裕目标

盐池县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社会事业向乡村覆盖,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制度接轨的基础上提高乡村标准。在其中充分体现“融”字,就是要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发展乡村第二、第三产业。盐池县结合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工作,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地域村庄特色、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乡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盐池县还坚持乡村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两手抓”,充分发挥职业中学职能,结合县域内企业用工情况,加大贫困群众技能培训,鼓励引导群众走出乡村,培育新型农民。坚持产业与就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全域旅游、现代物流等就业容量大的产业,鼓励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同时,还要抢抓第二批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的有利时机,完善盐池县“双创”支持政策,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农业乡村补助项目等,向农民创业创新倾斜。盐池县还将大力培育一批劳务经纪人,做好农民务工的组织和对接工作,组织农民就近务工、经商,进一步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此外,不断深入盐池乡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乡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乡村产权股份制改革步伐,探索推进乡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土地股份制等工作,进一步盘活乡村资产资源,有效增加贫困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2.持续产业扶持与金融改革步伐,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盐池县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培育,已经拥有了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基础产业。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优势特色产业的扶持,确立滩羊产业的龙头地位以及黄花菜、小杂粮中药材甘草等特色种养业和乡村旅游、乡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进一步增加贫困农户经营性收入。同时立足盐池特色产业,注重对品牌和质量的把关,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3]盐池县依靠政府资金导向,引导市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走出了一条政府资金整合兼金融产品创新跟进风险补偿托底的新路子,形成了脱贫攻坚资金多渠道、多样化投入的新机制。盐池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还将继续全面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互助资金制度等举措,并以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提升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作为推进脱贫富民和乡村振兴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3.大力发展村民教育和乡风治理,引导贫困群众精神脱贫,助力脱贫长效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近年来,盐池县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活动。重视精神扶志,[4]关注农民道德建设水平,深入持久地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抵制婚丧喜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人情攀附、不守孝道等不良风气。2018年,盐池县全面实施103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提升工程,推动盐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前列。

盐池县大力倡导文明生活新风尚,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贫困群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使乡村真正成为具有乡土气息、传承乡村文明的幸福家园。同时,建立健全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不断深化“法官、村官双助理”工作联动机制,深入开展无访乡村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乡村法治建设,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法治化,形成共建共享的乡村文明新秩序。此外,盐池县还结合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侵害农民利益的“微腐败”,严厉打击乡村黑恶势力,严厉打击危害乡村稳定、侵犯农民利益、破坏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生活的安全感。

4.将“生态宜居”理念融入脱贫攻坚工作,建设“美丽乡村”(www.daowen.com)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乡村与城市相比,最大的差距是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最大的优势便在于生态环境上,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盐池县将“美丽乡村”作为宜居乡村建设的主题,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2018年开始,盐池县结合发展庭院经济,实施“五改一增”,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美丽乡村的中心工作,按照“五通八有”要求,扎实推进贫困村硬化、绿化、美化等改造,基本实现贫困村基础设施“七个全覆盖”,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目前来看,盐池的生态环境还很脆弱,还需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建立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环境。一方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抓好结合文章,既要把滩羊养殖与牧草种植相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节水改造相结合,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推动畜禽粪便、地膜秸秆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又要根据盐池当地的农业产业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节水改造,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让农民成为绿色空间的守护人。另一方面,盐池县深入开展了乡村环境整治,结合春季绿化工作,大力实施村庄绿化工程,对村内主、次巷道和进村路进行适当绿化,努力打造整洁、卫生、规范、有序的乡村环境,努力提升人居环境治理质量和层次。此外,盐池县还结合巩固提升首批国家级健康促进县的有利契机,在乡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注重对贫困群众生活习惯的培养和引导,真正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

5.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乡村组织建设,稳固乡村振兴的保障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涉及面广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要强有力的体制机制来保障其实施。盐池县的多层管理体制、考核评价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动态监测机制为脱贫攻坚在保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将这些积累下来的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适时应用到乡村振兴战略当中[5],对于盐池县来说,不仅要主动担当作为,各级各部门要把脱贫富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加强领导、强力推进,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督促检查到位。要突出作风建设,持续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将作风建设贯穿到脱贫富民全过程,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为巩固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盐池县扎实开展“三大三强”行动,持续推进“三个带头人”工程,已经在乡村基层治理进程中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乡村社会的基层治理始终是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迈入小康社会的关键领域。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需建设坚强乡村党组织,积极发挥其在村级管理事务中的角色作用,切实将各项政策自上而下地落实下去,从而使得乡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有力指挥。同时推动自治、德治、法治三管齐下,协同发力,共同打造规范有序、和谐共生的善治乡村。

6.重视健康风险的防控,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盐池同其他乡村贫困的地区一样,大量的贫困人口缺乏健康意识,叠加经济可行能力不足,当地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的贫乏,导致乡村贫困人口面临着巨大的健康风险。这些健康风险经过层层积累,最终导致贫困人口在晚年阶段健康受损程度严重、应对风险的情绪消极。

因此,在盐池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一方面,培养乡村贫困人口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升健康扶贫参与能力、切断健康风险恶化的链条。为贫困患者同步迈入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确保住院治疗的乡村建档立卡人口、医疗总费用实际报销和救助后个人自付不超比例。稳步推进盐池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入推进健康盐池建设,创建健康单位、健康社区、健康村等“健康细胞”示范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构建兜底扶贫机制。内容包括:一是把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二是对重度残疾和智力障碍等无劳动能力的特殊群众,实行居家供养或集中供养,统一执行城市低保救助标准。到2020年,争取乡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40%,每千名老人平均拥有养老床位40张,实现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社区养老,3%的老人机构养老,实现贫困人口享受低保全覆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