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以脱贫攻坚为突破口,提前布局乡村振兴战略

以脱贫攻坚为突破口,提前布局乡村振兴战略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产业脱贫不仅是脱贫致富的不二法门,“产业兴旺”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盐池县以脱贫攻坚战略为突破口,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创立了“产、融、保”相结合的“盐池模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同时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做有效降低了边缘户的致贫概率,也是盐池县以精准扶贫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战略眼光的真实体现。

以脱贫攻坚为突破口,提前布局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能否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关键在于产业,没有产业带动,就难以彻底脱贫;缺乏产业支撑,更难以持续脱贫。产业扶贫既是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地区长效发展的根本举措。但是,由于我国当前农产品供给由短缺转变为相对过剩,农业产业发展的市场风险加大。因此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势在必行,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鼓励农业产业逐步升级势在必行,更新产业主体的思想观念、培育新型农牧民势在必行。发展产业脱贫不仅是脱贫致富的不二法门,“产业兴旺”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盐池县以脱贫攻坚战略为突破口,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创立了“产、融、保”相结合的“盐池模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同时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培育特色、做大做强品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7]产业结构升级,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现实条件下,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农村地区而言,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并将特色品牌做大做强,不仅能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还能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改造,以适时促成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特色农业是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不断提升产品的品牌效应,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农业产业开拓发展的空间和利润空间。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盐池县在农业产业方面的着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挑选产业时,注重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特色。地方谋求发展,必须因地制宜,深入研究本地所有的资源优势,依托资源禀赋,以期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实现农业产品的品牌化,提升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以农业标准化推进农产品品牌化,既是新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农业和优质高效农业的本质所在,更是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特色农业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产业,而是要直面市场,要关注市场的需求。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营养,甚至外观、文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于农业产业的优势,打造本土特色品牌,能有效地提升竞争力,优先占领市场。盐池县充分发挥“中国滩羊之乡”的原生特色优势,大力发展滩羊产业,在做大做强“盐池滩羊”的品牌方面下足了功夫。盐池县先后派出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举办盐池滩羊品牌推介会,以不断提升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力图让主导产业——滩羊产业带动盐池县群众脱贫。

2.以金融保险为支撑,“产、融、保”相结合,助推产业发展

助推产业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好产业启动资金短缺和抵御农业产业风险两个问题,为此,盐池县首创“产、融、保”相结合的扶贫模式(见图2-3)。

图2-3 盐池县“产、融、保”扶贫模式(www.daowen.com)

第一,发展产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如何解决?贫困地区要实现农业产业化面临着诸多障碍,缺乏资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开发式扶贫模式中,贫困主体为摆脱贫困自主创业,离不开发展资金。在品牌效应形成、滩羊的价值大幅度提升的大前提下,村民养殖滩羊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但因资金有限,滩羊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达到规模效应。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盐池县将金融扶贫配套进产业发展链条,帮助村民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由政府牵头、银行配合实施贷款免息或贴息政策,采取互助资金和小额信贷的形式,将贷款发放给有产业发展需求的村民。同时,创新性地开发出适合资金短缺群体贷款的“1531”信用评定模式[9],实施了将贷款年龄上限放宽至70岁的举措。同时,依据“普惠+特惠”的原则,对同样有贷款需求的非贫困户,依据相应条件,发放不同额度的贷款。这样做有效降低了边缘户的致贫概率,也是盐池县以精准扶贫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战略眼光的真实体现。经济的发展说到底是要大家一起发展,“普惠+特惠”原则体现的是共同富裕的战略意涵,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第二,农业产业的风险防控怎么办?农业的弱质性和农户产业发展的高风险性是推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突出阻力。因此,农业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传统的小规模农业生产方式下的农业保险基本上只需要应对自然风险发生所造成的损失。然而,新型的土地流转制度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要求使农业生产趋向规模化经营,使农业保险不仅要面对自然风险的挑战,还需要应对市场风险(如价格变动)。一旦农民遭遇风险,就很容易陷入贫困,打击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于是,盐池县依据实际情况,联合保险公司开发了适合当地农户的保险。以滩羊为例,有两种保险用于降低农户的养羊风险:一是市场险,即若当年的市场羊肉均价低于20元/斤,保险公司则赔付相应的金额。二是养羊过程中的风险,即针对滩羊养殖过程中意外死亡的保险。这些风险防控的手段,是为了有效地保证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风险防控的意识。盐池县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思路,创立了“产、融、保”相结合的“盐池模式”。

3.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要实现农业产业的长足发展,依靠产业脱贫致富,达到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的要求,离不开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由于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内部因素。倘若要使内部因素较好地发挥作用,必须重视农民素质的培养,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助推农业产业兴旺、农村经济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生产方式上的小规模生产性和自给自足性、思想观念上的小农意识、社会地位上的依附性是我国传统农民的特征。[10]要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就必须将目标定位于克服传统农民的局限性。盐池县采取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方式:一是注重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大力开展教育扶贫,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以全面提高贫困人口基本文化素质为重点,瞄准短板、精准施策、差别支持,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力保障贫困村学生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在构建教育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方面,盐池县最主要的手段是构建教育精准扶贫资金支持机制,加大教育扶贫资金投入,不断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是注重培育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劳动力,开展技术技能教育和培训。盐池县根据县域实际条件和主导产业发展情况,结合参与培训对象的主观意愿,发挥特色优势专业功能,满足地方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多样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三是抓好乡风文明建设。摆脱贫困,不仅要把物质的短板补起来,还要把精神的短板补上去,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